2011年7月30日 星期六

7.3.2011︰天台會會員林惠芳︰快樂童年係讀書、遊戲、做手工

身為八十後的記者,對「天台會」三字十分陌生,原來這是六七十年代的民間青少年中心,現年五十多歲的林惠芳曾加入香港小童群益會成立的天台會,留下愉快童年的回憶,更說這段日子對她人生有着重大影響。

搵食行先教育次要


林惠芳小時候與父母弟妹一家七口住在深水步「大爛地」棚仔屋,約莫現時黃金廣場的位置, 「棚仔屋就類似現時的大排檔,空間夠大,大家都會做生意,前舖後居,我家係賣柴賣碳。」當時未有免費教育,小朋友大都在家附近追逐玩樂,閒聊過日辰,至於小孩的教育問題,林惠芳說父母想都未想過, 「大人不識讓小朋友讀書,最叻的男仔都係讀完中學。同鄉會在四層唐樓搞學校,畀男仔讀書,女仔就無份。女仔一係幫手做家務,一係等夠年齡就入工廠打工。」幸好當時父母聽說女仔也應該讀書,就讓六歲的她讀夜小學。

林惠芳有感而發道︰ 「小朋友應該日頭讀書,變成夜校時,讀書的意念都不是學習。」幸好有街坊介紹她去天台會「玩」, 「我記得當年九歲,每朝拖着兩妹一弟行十多分鐘返天台會。」天台會選址在李鄭屋村七層樓高的徒置區天台,搭一間鐵皮屋便算是課室,其餘的偌大空間便是小朋友活動的地方。「天台好大,成條街咁長,一頭一尾,我們賽跑練得很叻!」「返天台會不同返學,雖然要讀書,但都係玩的。」她印象最深就是自由活動時間, 「我們會玩康樂棋、黑白棋、踢波,之後又有興趣組,日日不同,可能係唱歌、做手工、講故仔、天才表演。那時好細個已經要對着好多人講嘢,無話唔肯,姑娘(導師)會逼我們表演。」

群體生活大開眼界

查實半世紀前的香港是一個物資缺乏的年代,天台會只有一位導師,分為上下午班,每班約三四十人, 「天台會無水,無電話,水要由小朋友在樓下公眾廁所,用水桶抽上來,幾辛苦。每天也要抹枱洗地,所有清潔都要自己做。」林惠芳笑言至今仍跟當時的導師鄭淑賢姑娘有聯絡。

林惠芳一邊回憶往事,一邊翻閱天台會紀念年冊,裏面有很多舊照片,她笑說︰ 「我最開心的童年係在天台會度過。如果無天台會,我應該不識什麼叫旅行,什麼叫群體生活。當時的夜學只着重教知識,每晚只上兩小時課,哪有時間顧及德智體群美的培育。」天台會不時舉行的大型活動正好彌補這方面的不足, 「我們一大班小朋友跟鄭姑娘去旅行,參加運動會、跳舞比賽等,生活多姿多采。」小朋友平時活動的範圍多是家附近,從未想過「出省」,更不要說搭巴士, 「鄭姑娘帶我們搭巴士去虎豹別墅玩,我那時都不知原來要過海到香港島。那次更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影相!」在當時來說,這些大型活動絕對是十分時髦的玩意。

轉眼間,林惠芳小學畢業,她根本無想過繼續升學, 「多得鄭姑娘帶我們去考官中,坐車去九龍醫院附近考試……那時真係無人知道要去考中學,我讀完六年中學,阿媽都不知我究竟在哪裏讀書,也不知我讀了什麼。」當年來說,初中畢業已經好叻,中學畢業只佔少數。

林惠芳畢業後當上社工,為社會服務,問她是否受到天台會的影響時,她想了一想再道︰「我從未想過這問題,只知道想幫助其他人,可能這就是從小潛移默化的影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