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30日 星期六

19.4.2011︰War Game 團體精神生死決戰

一名公屋「槍王」在家中抹槍時因走火而受傷,警方到場檢獲逾百支槍,當中有二十支為真槍,猶幸警方初步調查認為所有槍械應該只作收藏,而不是作非法用途,否則如此多的槍械,要打劫金行或銀行實在容易。

由這次事情看來,其實坊間不少市民也對玩槍有興趣,可是收藏槍械隨時觸犯法例,也容易釀成意外;若真的想體驗「荷槍實彈」的滋味,倒不如打野戰(war game),刺激氣氛十足又夠安全。

隔行如隔山,對war game 認識不多的人,總以為是又熱又累又髒的活動,不過這是九十年代的事。當時活動主要在元朗、西貢等野外場舉行,近年隨着都市人生活更趨繁忙,市區「戰場」亦應運而生,當中更有另類版本的swargame,簡單一點來說,就是「到會式」的自訂場地war game。活動類型層出不窮,目的只想都市人享受難得的刺激快感。

War game 不算小圈子活動,本地活躍參加者有數千人,據城市獵人室內近戰練習中心負責人Simon 表示︰ 「玩的人,大部分係中產,而且男多女少,男女比例八二,識朋友最啱。」

室內場免日曬雨淋

活動場地主要分為野外、室內兩種。兩者各具特色,不過大都以參照實景設計的場地為賣點,如元朗八鄉的戰谷活動中心是本地大型戶外場地之一,當中有參照美軍特種部隊室內訓練場地的戰區,也有軍營區、戰壕、越南竹排、貨櫃場、叢林區等,光聽介紹也覺刺激。

基於野外場地太遼闊,日曬雨淋,體力與技術要求較高,初學者如記者還是先從室內場着手吧。

印象中,參與野戰的都會穿上整套迷彩軍服,裝備滿身,十分認真。Simon 笑說︰ 「不一定要着迷彩衫,方便活動的長衫長褲、運動鞋就可以。雖然頭部有面罩保護,不過後腦就無,所以件衫最好有帽。」這天來到觀塘的城市獵人室內近戰練習中心,佔地約三萬平方呎,是本地兩個大型室內場之一。場地設有三個戰區,包括沙漠廢屋、叢林軍營和辦公室。記者較喜歡室內場,一來這類場地多位於市區工廈之中,省回出入郊區的時間,而且場地有冷氣,最緊要是洗手間十分乾淨,換衣服梳洗不是苦事。

新手對野戰茫無頭緒也不緊要,場內導師是最好幫手,在活動前他會進行約半小時的講解,包括安全性、遊戲規則、示範槍的用法等。落場前先要裝備妥當,大部分場地都有裝備租借服務,最基本是面罩、手套以及槍。

音樂燈光隨時調校

「槍係用九成仿真的玩具槍,租借的有兩種選擇,一是美軍用的M4,一是香港警察用的MP5K。」為怕不習慣而手痠,記者選了較輕身的MP5K,重量就如netbook 一樣。「室內場變化較多,煙霧、音樂、燈光可以自由調校。」玩法有多種,最簡單是分成兩隊的殲滅行動,如想增加挑戰性,可安插搶旗任務。Albert 是IT 自由人,也是War game 狂熱者,年資也有十多年,他笑說︰ 「室內場大部分玩開十對十,小至五對五都可以,不過人太疏落,刺激感會大減。」「玩war game 好講戰略,落場之後不是亂咁射。每隊都要選leader,計劃如何進攻、掩護等。」很多時遊戲都是新手老手混雜, 「有人認為應該老手帶新手,我就會畀新人做leader,不懂無問題,凡事都要摸索。」如果新人佔多數的話,戰事可能五分鐘就會完結,「諗與做係兩回事,實戰時唔work 唔緊要,從中學習之後再試,慢慢摸索就會知道點做。」大家摸熟遊戲,掌握竅門後,戰事可維持約十至十五分鐘一場。以室內場每節四小時計,一節下來可進行十多場戰事,玩得累也可以中場休息。

這次的戰場是沙漠廢屋,有大型帳篷、樹,還有充氣的大型岩石塊,要增加刺激感,燈光可調至微光,藍藍綠綠的,外加白色煙霧裝置,配上戰事音樂,營造出緊張氣氛。

不怕死玩得更痛快


「明知係遊戲,都會緊張,怕死是人之常情。我第一次玩,匿在牆後面,心跳得好快,未行動已經全身冒汗,好緊張,以為玩了很久,點知才過了幾分鐘。」遊戲講誠信,自覺中槍就要行去指定位置, 「中了BB 彈當然會痛,放心,不會太誇張的,一下刺痛感。」記者就覺得像小時候被藤條打一樣。

另一資深玩家Paul 也笑說︰ 「大部分女生初時玩都會很驚,她們會找地方匿埋,帳篷內角最多人匿,但她們一見人走過就忍不住尖叫,這樣死得更快。」要玩得盡興,應該冒死衝出去,可能更痛快, 「呢個始終係心理關口,要有豁出去的勇氣。技術當然談不上,不過勝在刺激。」Paul 教路,一入場就要選定掩護物,可攻可守,無可能長駐一個位置,多走動之餘也要留意光影,地下的影子很多時會出賣自己。Albert 笑說︰ 「玩wargame 跟打麻雀一樣,可以睇人品,有些人中槍都無理,繼續玩;有人輸了不忿氣,亂發脾氣,這些很常見。

事實上,War game 係團體遊戲,有些人鍾意玩個人主義,當正自己係英雄。」原來見真章不一定只從牌品可看。

好多團體也看中war game 的合作精神,特地到室內場舉行工作坊,這確實比參加那些合力紮木伐遊戲有趣得多, 「除了商業機構之外,政府部門都有舉行工作坊。」最讓記者想不到的是,十歲未夠的小朋友也在此處開party,玩得比大人還要瘋。

16.4.2011︰死刑釋囚變身福音書法家 林寶:我要還錢給納稅人

晚上七點多,記者終於見到林寶,七十六歲的他生活極之忙碌, 「早上七點多忙到現在,剛做完布道會,還未吃飯……」這年紀應該退下來享清福,何解仍要四處奔走? 「六十歲放監,我的人生才正式開始。

過去虧欠社會很多,現在要還。」寶叔口中的虧欠,是二十四年的牢獄生涯,「養一個囚犯要用好多錢,好似供大學生讀書一樣。我用了納稅人廿幾年錢,要還啦。」記者見寶叔笑容滿臉,說着帶有鄉音的語句,親和力十足,很難想像他曾是二判死刑的殺人犯。

其實八九年前,他前半生傳奇牢獄生涯已被傳媒大事報道,敝報副刊也是當中一份子。

寶叔因買兇殺人先判死刑;後特赦為有期徒刑,經歷普通監房困獸鬥的虐打勒索;忍無可忍動刀還擊再次成為殺人犯,二判死刑入精神病院,本想自殺一了百了,卻受宗教感染而懸崖勒馬,最後更奇蹟地獲特赦出獄。

自此講座分享會等邀約不斷,他足迹遍及中學、大學、商業以及政府機構等,大都是義務性質。

「我未曾隱瞞自己是死刑釋囚的身份,要接納自己曾經犯罪的行為。」直到今天他也不厭其煩,一再分享經歷體會,最近出版的《絕處逢生》亦是講述自身故事。

精神病院多精英

釋囚受歧視的情況很普遍,寶叔也曾受不了無處不在的白眼,打算回鄉養老,可幸一幅福音十字架字畫令他再次在社會找到立足之地,他以過來人的身份道︰「認真做好自己就夠,其他人的看法不用太在意。」跟寶叔聊天時,他不時出口成文,難以置信他只讀了三年書。

「現在看來,二判死刑轉去小欖精神病院不是壞事,那裏有好多叻人,博士、老師、教授都有,他們可能讀書讀到瘋了。我識字不多,跟他們學,有個教師係書法高手,我得閒都會學英文。」他不諱言,這一切學習都是為了打發時間,誰知一寫就三十多年。

那時沒有紙筆,他拿水來練習, 「寫書法時,注意力要好集中,心就會平靜。」他的心態亦漸漸轉變,開始幫手照顧其他囚犯,「我不是被囚禁,我是在監獄裏工作。」寶叔頭五六年只是抄寫經文,書法那套藝術理論,尚言之過早,直到寶嬸買來《歷代書法字典》,他才認認真真跟着圖,用心一筆一劃學寫篆、隸、楷、行、草書等,也研究執筆的手法。

多得在獄中習書法打發時間,讓他想到以中國書法書寫聖經詩篇,更以與內容相關的物件形狀來排列文字,成為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福音書法家。

福音書法洋人最愛

福音書法對外國人來說充滿新鮮感,寶叔一臉驕傲地說︰ 「英國查理斯王子也有一幅十字架字畫。」皇室影響力驚人,很多英國遊客慕名而來,本地也有不少名人客戶。

他從未想過自己會成為書法家,他謙虛地說︰ 「我的書法麻麻地,監獄裏面大把人識寫。多人賞識我,可能係我背後的故事吸引。」記者看來,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才是福音書法的賣點所在。

「創作福音字畫不容易,圖與文字要配合,好像詩篇二十三,我就用了杯的形狀,因為經文有着『福杯滿溢』的意思。」形狀配合,字體的形態也是關鍵, 「我試了很多字體,感覺總係不妥,可能字有角的關係,後來用了小篆,將杯的線條修得更圓滑。」縱使寶叔一點老態也沒有,背脊挺得筆直,一邊介紹字畫,一邊手腳靈活地翻出書本解說;不過,忙了一整天的他已有些疲態。

年紀,始終不小了。

「每逢復活節、聖誕節等西方節日,很多人來買字畫。」4 月是忙碌的月份,以寶叔平均個多小時才完成一幅字畫來計,辛苦工作至凌晨是等閒事,另外,還要兼顧日間的「分享」活動。

他笑說︰ 「開福音字畫室,根本不是為了做生意,而是想藉字畫裏的訊息祝福其他人。」隨心做,字畫賣多少就寫多少, 「創作也一樣,不會刻意尋求靈感,隨心吧。」

13.4.2011︰街頭藝術家組合Graphic Airlines︰玩得盡,藝術可融合城市

土瓜灣往港島方向,近紅隧處,記者發現一牆上繪有胖小孩插畫,有豆豉眼、厚嘴唇、肥美多肉的面頰與下巴,線條簡單卻籠罩怪異氣息,讓人不期然望多兩眼。

隔了數天,再見九龍灣某路旁電箱赫然又出現胖小孩的身影,原以為是塗鴉作品,待親手觸摸時才發覺是貼上去的。

再三出現的胖小孩,很詭異,打聽後才知他╱她叫「阿肥」,由阿達與阿Vi 組成的Graphic Airlines(GAL)創造。

抄外國藝術家橋求成名

阿肥算是GAL 的代表作,打扮雅痞的阿達說︰ 「要成功創造一個令人有印象的人物很難。」皆因出名才能賺錢,賺錢才能生存,生存才可創作。

為了打響知名度,他們將外國流行的藝術家曝光伎倆全都用上。Flickr 網站是他們第一個與人分享作品的地方,其後日本黏土大師Dehara Yukinori 帶起作品與現實環境拍照的熱潮,他們也拿着布公仔、黏土公仔上街拍攝去了。

阿Vi 說︰ 「有一日發覺有些很得意的貼紙貼在街上,」阿達默契十足接着道︰ 「將畫作製成貼紙周街貼已經出現好多年,電燈柱、路牌等,旺角、銅鑼灣、中環最常見到,可能整道牆都貼滿貼紙。」如此好橋,當然照抄,如掌心大小的插畫自此在大街小巷悄悄現身。

記者拿着兩張阿肥貼紙正打算行動,阿Vi 教路貼完記得拍張照片,才算完成任務。

事實上,他們亦知道這些「發表渠道」的效果聊勝於無。阿達苦笑說︰ 「無名無錢,那有Gallery 找你開展覽。」奢望進駐Gallery,倒不如直接將作品搬上街頭來得乾脆,說不定有更多人看到。

記者見工作室地上那幾張阿肥大畫作,大紅大綠十分鮮艷搶眼,最小的畫作比真人還要大,他們神神秘秘的表示正準備不定期「快閃秘密行動」。

月黑風高寂靜時,他們一行三數人,拿着畫作與一大支白膠漿,輕裝出發,悄悄地將畫作貼於大街之上,舉行「街頭展覽」。

街頭展覽講求作品張貼的持久性,「香港好乾淨,清得好快。可能晚上貼早上就掃走,所以用粗糙原始一點的style來畫會好些。最小的阿肥用半小時至四十五分鐘已經完成。」

中環舊樓最易貼

「我們不停貼,吸收經驗就知這道牆多久清一次、哪些部門負責等。當中有些地點大約兩三星期甚至一個月才清一次,更有貼了幾年都仍然生存。」還要不斷試探,開發新地方,阿達難得透露些微端倪︰ 「中環多舊樓,霉霉爛爛的,有些業主清得慢,甚至可能不理。」至於其他詳細地點……嘿,秘密!

地點選得好,作品也要「爭氣」, 「初時用打印紙,厚身好容易被人撕下來,左試右試,才知紙質薄才貼得最實,麻雀紙最陰毒。」沾滿白膠漿的麻雀紙乾透後,黏力特強,絕對令清潔人員苦惱。

問及公眾地方胡亂張貼的犯法問題,阿Vi不以為然道︰ 「全世界都係犯法,不過可能在巴西、阿根廷……就無所謂。」阿達補充︰「都要看執法那邊有無人理啦。」「其實貼那刻捉不到就無事,正如平日街上見到的垃圾一樣。而在銀行門口貼Poster的人,都會被食環署追㗎。」

全心創作靠一團火

阿達笑言他們的街頭藝術算是斯文, 「我們玩得未算盡,外國的藝術家會將作品與城市徹底融合,如將整條街變成藍色,從高空看就變一條河;或是將斑馬線變成一條拉鏈。」可惜香港人太多,太密集,做不了。

後來一次偶遇的聯合展覽,終於為他們打開另一條出路,帶來合作機會。他們近期就變身老師,參與香港青年藝術協會的社區藝術計劃,教學生粉飾單車,創作Art Bike。

二人回想當初放棄收入穩定的工作,全身全心投入創作,靠的就是年輕那團火。轉眼將近十年,阿Vi 說︰ 「要維持生活,夠養自己很難,單靠個人創作行不通。推Product、搞design、接workshop project 等,多線發展才能生存。」

9.4.2011︰灣仔保育鐵腳黃秀屏︰導賞不是洗腦,願者上釣

聽聞灣仔區的區議員怕她,恨不得避之則吉,何解一名師奶有如此殺傷力?眼前的黃秀屏,打扮樸實又滿臉笑容,怎看也是親切的好鄰居模樣。

原來跟她閒話家常無問題,不過一提起舊區保育重建之事,她胸口那團火便熊熊燒起,尖銳的質詢與行動往往讓區議員難以招架。

第一次帶鬼古歷史團

秀屏姐平日穿梭於石水渠街的灣仔民間生活館(藍屋)與時分天地(二手小賣店)幫忙,閒時與街坊聊天收集民意,路見不平又會上街抗議,生活忙碌得很。

周六下午,藍屋人頭湧湧,擠滿攝友、學生、街坊,或是跟記者一樣,心血來潮的參觀者。這期展覽主題是懷舊職業,見秀屏姐穿梭人群之中忙着解說。她是每周一天的生活館當值員,不時帶領文化導賞團游走於灣仔區。

導賞員一職,讓她由不問世事的師奶甲,變成社區保育活動的鐵腳人物,談重建、談地產霸權等,有理有據,來龍去脈說得一點也不含糊。話題相投時,怕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這情懷無非源於「生於斯,長於斯」,她有感而發道︰ 「灣仔人特性係好愛灣仔,因為大家在這裏有好多回憶。」在她眼中,無論破敗的橫街、殘舊的唐樓等,均有着自身的故事,一切也值得傳承下去。

由見識不多至口若懸河地在眾人面前擔當灣仔區活字典,黃秀屏一路走來,付出不少, 「初時(2003 年)人手不多,得四個人,Plan 路線、搜集資料、踩線等一腳踢。

第一次是帶鬼古歷史團。」難度高嗎? 「不難,去到建築物那裹,就講故事。」深度?

啟發性? 「那時未想到要做到咁深入,只想畀人知道地區特色。」講歷史故事誰不會,照本宣讀就是,她小試牛刀帶了兩團後,便開始認真思考「導遊」與「導賞」的分別, 「舊事與現時發生的事結合起來才有意思。在講故事之餘,要從中表達一些東西,也要思考建築物本身又何意義等。」為此她幾乎翻遍有關香港歷史的書。

秀屏姐不諱言,導賞團有着反映社區發展改變、重建帶來問題的重要使命。至於有人譏諷導賞團為洗腦團,她亦不以為然。記者倒覺得他們明買明賣,打正保育旗號,立場明顯,願者上釣。

年輕老師像交數一樣

要熟知歷史,也要與時並進,即使明知大都無結論的區內研討會,她亦堅持參與。

不過最讓她氣憤的是議員閉門諮詢, 「不落區,不親身接觸街坊,更沒有親耳聽意見看法,平時只係打開門等意見上門,有鬼用。

」她毫不留情地直罵, 「就算落區,亦不是隨便閒逛一兩家便草率了事,一時三刻信手拈來的『民意』,根本代表不了什麼。」向上反映意願的渠道淤塞不通,那惟有專心向大眾層面發展。平日參加導賞團的,多為學生,大中小學通殺,黃秀屏慨嘆道︰ 「中學生好少發問,大學生來得這裏,都是為了做研究,問題會深入些。」至於真正關心市區重建、保育的學生寥寥無幾。話說初時是不接待小學生, 「現在有做小學生團,保育應該由細個開始滲,而且他們會專心聽講解,比中學生好得多。」根據秀屏姐觀察所得,中學生對導賞團的參與感,很受老師影響,「通識教育推行,參加導賞團是常有的課外活動,有心的老師事前要做好多準備功夫,費心思為學生布置作業,通常年紀較大的老師會花心思在這方面。」至於年輕一輩的老師,不少讓她搖頭嘆息, 「這些老師來參加就像交數一樣,毫無誠意,學生自顧自地玩耍、嘈嘈閉也不理。」最終學生有什麼得着?天曉得。

導賞員利用這個平台推廣地區文化,帶出街坊對市區重建影響,這對市民公眾、下一代也有深遠影響。「導賞令人反思,不止是對物品、時空的反思,在保育中找到自己的歷史文化根源。」找到了,又可以怎樣? 「了解自己的生存文化,根源的由來,為了制定日後要走的路。」記者步出藍屋時,仍思索着「究竟是為了什麼人去市區重建?為什麼要重建?」

5.4.2011︰一躍而起飛向天際 駕滑翔傘鳥瞰山色海景

工作的繁忙,在假日時應該暫告一段落,跑到郊外享受大自然的無拘無束,排解負能量。如厭倦了在海邊coffee shop 閒坐,倒不如趁着天朗氣清的日子跑到小山頂上,一躍而下……在半空中盤旋飛翔,欣賞藍天白雲,感受自由自在的滑翔傘樂趣。

本地滑翔傘活動仍是小眾玩意,想一嘗箇中樂趣,也要費心找門路;不過喜歡行山的人,相信也曾在山頭看見五顏六色的滑翔傘在半空中飛翔。香港滑翔傘協會幹事Alice 笑說︰ 「現時香港玩滑翔傘熱點主要有三個地方,石澳、馬鞍山和大嶼山,每處都有特色,例如石澳有無敵海景,馬鞍山就有翠綠山色。基本上每個地點都有不少玩滑翔傘人士聚集。」不少人是看見滑翔傘飛翔而觸發興趣,好奇上前探詢後,漸漸成為當中的一分子。

不過在「單飛」前,必須考取相關執照。本地的就要拿香港滑翔傘協會發出的執照,除了對個人技術有嚴格規範之外,也為會員提供了第三者保險。「活躍的會員保持着三四十人,初時玩滑翔傘的以外國人為主,近年參加的本地人多了,約佔一半。外國人多為機師,中產比較多,近年玩的女仔也多了。」別看Alice 喜歡在天上飛多麼奔放,她正職是一名斯文的護士呢。

怕過山車也可飛天

記者不禁疑惑,滑翔傘愛好者總給人喜愛刺激戶外活動的形象,經Alice 與幾位會員印證後,這理論沒有根據,即使害怕坐過山車的人,可能也會喜歡玩滑翔傘。問過他們,箇中最讓人着迷的,莫過於在空中「飛」的奇妙感覺。

玩滑翔傘有個特色,想飛就要先行山。以馬鞍山為例,由山腳走到山腰約要二十分鐘。人要到之外,裝備亦不可少,包括坐袋、傘、無線電、高度儀、衛星定位等,行裝約十多二十公斤,一個大背囊就可以,看來就像去十天露營的背囊大小。

如是者上上落落,一天飛三次已差不多日落西山了。

記者本以為滑翔傘是挑動腎上腺的刺激運動,Alice 笑說大眾普遍也有如此誤會︰ 「在空中的感覺很輕柔,不是吹得一頭亂髮的強風,而是寧靜又緩慢的。」更甚的是,很多人也會將跳傘與滑翔傘混淆,兩者可是大不同, 「跳傘是乘直升機到半空,一躍而下,半空才打開傘的;至於滑翔傘就是在高處,如小山上,乘着風起跑,於空中盤旋」。

隨氣流一躍而飛

在起飛的一片平坦處,記者瞄了一眼山下景色,確實風景怡人,不過想到要往山崖處狂奔,再隨着氣流一躍而起飛向天際,不禁有點猶豫, 「原理就跟飛機起飛一樣,助跑再向上升,便飛上天啦」。雙腳懸空,自由自在地隨風飛行;藍天白雲,無盡頭的天際與鳥瞰的視野,頓覺世界之偉大與自身的渺小,平日的工作煩惱和生活瑣事好像變得不是一回事了,這種舒爽感覺筆墨也難以形容。至於大家擔心的離心力問題, 「放心,只有凌空瞬間有輕微的感覺」。在飛行時,間中轉彎亦會感到些微離心力。

滑翔傘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氣流飛行,而在半空逗留時間的長短,很受天氣影響。據Alice 多年經驗所得,遇上好天氣時,飛個多小時不難, 「在空中飛翔,就像雀仔一樣,自由自在,秋天就最適合玩滑翔傘」。不過剛飛完的學員阿布則無奈道︰ 「今天走了半小時上山(石澳),但飛不了六七分鐘就要降落,無風也沒有辦法啊。」好天氣不止要天朗氣清,風速也要配合,無風飛不起,強風又怕危險失控。

光是在半空中鳥瞰美麗景色不夠,人們總想將剎那美景拍下留念,攝影機也隨他們一併飛向天際;不過傘的設計並沒有想到這點,他們就自行想辦法,初時將攝影機繫於座前,可惜拍不到自己的樣子;改良後將之懸吊於斜前方,將身影、景色盡收鏡頭之中。

玩得平穩不怕危險


很多人覺得滑翔傘是高危活動,敬而遠之,Alice 就有不同看法。她指出,玩滑翔傘跟駕車分別不大,一架車可以選擇開得刺激或是平穩,初學者當然以平穩行先, 「他們多集中在石澳玩,不過由於近海關係,熱氣流很容易被吹散,因此學了一段日子的人多數轉移陣地至馬鞍山,感受熱氣流的神奇」。

「玩得愈耐便會慢慢掌握到熱氣流的奧妙,到時就會玩得更過癮,在空中停留的時間也較久。當然啦,除此之外,也要配合風向、風速、天氣等。」如果技術更上一層樓,就會玩越野式的滑翔傘,不過香港地區有高度限制,不太適合,狂熱者多到國外。

2.4.2011︰視障作家鄺頌安︰心眼看得更真

有數百度近視的記者放下眼鏡,眼前一片矇矓美;再拿着.紙筒來張望四周,視野很窄, 「鏡頭」前再放上一層白紗……最後再疊多層黑紗。

看不清境況讓記者十分困擾,而鄺頌安正處身於這個只剩一點光的世界。記者見他一身時下青年的打扮,帽子墨鏡相配得很,只有手杖顯出他有視力問題。

醫學上來說,他有一成視力, 「幾年前,十九吋屏幕一個字,還可以看到,現在已經有點矇。」強烈的色彩對比、大型物件的輪廓還可辨識,不過情況正漸漸走下坡。

若無眼疾未必積極

安仔是2006 年十大再生勇士之一,視障無礙他的人生,出書寫專欄、做義工等,積極得很,原來一切都是迫出來。

他豁達地笑說︰ 「如果我眼睛無問題,就會行大眾的路,搵工升職,不會去寫書,不會去做培訓班導師。」不平凡的人生,來自不平凡的際遇,最近他的新作《黑暗也能看見》正要登場。

在新作中,他變身記者採訪七個不同機構,寫下生活中讓人感動的故事,為的是帶出自助人助的精神。「拿着七篇故事去敲出版社的門,有幾間都說太單薄,叫我再加上幾篇視障人士的生活感受。」安仔始終介意他的作品刻意掛上「視障作家」之名,無奈道︰ 「視障係賣點,無可否認也可令大眾對視障有正面認識。」在現實下,他執筆寫下他的生活小故事。

「正如訪問中,有一群視障舞者,大家的注意力也被『視障』二字抓住,埋沒了他們的努力,他們也是跟其他跳舞的人一樣,為了表演而不停努力練習。

」即使他們演出只有六十分,不過在「殘障」標籤下,大家也給予出色表演的肯定, 「事實上他們不止六十分,可以做到八十分的!」鄺頌安也想他的作品被「公平」對待。

由籌備至出版,這本書足足花了兩年時間才完成。他帶着特製的錄音機,裝有發聲軟件的手提電腦,四處奔走做採訪。

陌生的路況對視障人士來說,確實是一大挑戰, 「基本上採訪都是自己一個人去,出發前一定要問清楚.去。

」他打趣道︰ 「眼睛看不見的好處是,記憶力比一般人厲害。」他也善用「路在口邊」的道理,「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樂意讓人幫,受人幫助不代表係弱者。要知道幫人是開心的事,不需要太介懷。」自言以往傲氣、重視形象的他,也要經過多年的切身體會才能釋懷。

敞開心扉開口求助

正如錄音時,不確定機開着沒有,簡單地請受訪者幫忙一看就解決了。至於一次面對數位受訪者,剎那間難免被數把聲音與一堆名字弄得頭昏腦脹,請受訪者開口前講聲「A 說」、「B 說」就可以了。

看不清楚的顧忌,初時也令安仔對接觸人群感到不安, 「那時見到新朋友好猶豫,不知應不應該握手,其實主動伸手就可以解決問題。」至於他人回應與否的問題就不用太在意,正如鄺頌安所言︰ 「人最緊要接受自己。」「我慶幸自己的視力係一步一步轉差,讓我有時間去適應和接受。」相比那些一下子由光明踏入黑暗的人幸運得多,他眼見這些人多會收埋自己,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慢慢走出來。

在積極人生觀、對未來充滿希望之下,生存依然需要物質來支撐, 「我會繼續寫書,不過打算搵一份正職,始終經濟有壓力。」拿着文學士學位的他不奢望學以致用,但求一份穩定工作。

早前有一身體健全的碩士生高呼社會不給他機會,不理他心態性格為何,隨即機會如雪花般飄來。記者看來,安仔在言語行為間,不自覺流露的真誠踏實,比那碩士生優勝得多,那他的機會又何時出現呢?

30.3.2011︰踢躂舞者郭偉傑︰獨舞觀技巧,團體講氣勢

踢躂舞(Tap)是冷門的東西,多得電視台的娛慶節目,間中也讓這舞技現於港人眼前。現在提起Tap,很多人也會笑着點頭意會,不過內裏為何,卻朦朧不清。

記者知道舞者沒有特定形態,眼前一身輕鬆打扮的郭偉傑(Ken),與每日擦身而過的路人甲乙分別不大,而他竟是專業的tap 舞者,着實讓人驚訝於他的年輕。

穿拖鞋跳free 得徹底「比起中國舞、現代舞和芭蕾舞,Tap 好冷門,直到三四年前,香港才開始多了人認識。」究竟有多冷? 「2000 年到現在,本地正式的Tap show 只有四次!」相比於每月數十場其他類型的舞蹈演出,Tap 真的很冷。

演出少,專業的舞者更少, 「本地專業的Tap 舞者,數埋都不夠十個。」看來這種以鞋底鐵片敲打地板發出聲響的舞蹈藝術,尚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記者知道這些年來Tap 的演出,Ken 全都有份參與,甚至落手落腳搞,算是見證着Tap在本地的成長。

近來Ken 正忙於4 月底的《踢躂颷城》排練,問及何解被Tap 吸引時,他笑着回憶道︰「我係讀音樂戲劇舞蹈出身,那時什麼舞都要學,有Modern、Jazz 等,當然也有Tap,只覺得用腳來打拍子難度好高。」直到在美國見識了當地的tap 表演之後,頓時驚為天人,自此興趣一發不可收拾,「學校教的Tap 係英式,有好多規則,例如上半身要定着不動。」不過美式着重的是free style, 「跳得好自由,節奏性、拍子感好強。」這次表演,他有一幕是穿拖鞋跳Tap,確實free 得徹底, 「Tap 的原意就是用腳步踏出聲響,至於用什麼來做,不是重點。」他邊說邊示範跳Tap 的基本技巧,只見套上波鞋的他靈活十足,腳尖一點或一拍、後跟一踏或輕點,聲響實在,毫不拖泥帶水,最後再來一個腳尖橫掃來結尾,看得記者也有衝動想跟他一起跳。

「Tap 就像敲擊樂一樣,它有好強的節奏感,也是一種語言表達。」他笑着解說︰「敲擊有大細聲之分,最簡單的,大聲代表憤怒,細聲代表溫柔。」事實上,Tap 沒有背景音樂也不是問題, 「無音樂會難跳些, 因為要多人同時keep 住拍子不亂。」其舞台演出有趣之處在於, 「一人有一人跳的好睇,技巧、變化的要求當然要高些。至於一個團體跳更好睇,整齊劃一的聲響步法,好有氣勢!基本上,沒有主角之分。」

加水袖配R&B 一樣得

Ken 是舞者,也是編舞者, 「Tap 的編舞比較麻煩,舞蹈上,未必八拍全都動,現代舞有幾拍定着不動無問題,Tap 則不能,最多停三四拍。」一場數十分鐘的Tap,步法複雜得多了。

香港的多元化特色,即使Tap 也要朝這個方向行, 「演出不可以只有下半身的舞,香港人喜歡一次過可以看到不同的東西,如上半身動作可以加入中國舞的水袖元素,或是配上流行曲,或是融合Jazz 或R&B 等。」其實大雜匯也無妨,說不定能碰出新火花呢。

說到推廣Tap 這回事,Ken 一直很努力。

將Tap 搬上舞台是一個方法,走上街頭的即興演出也是一個好方法。

「我們試過在旺角的西洋菜街做表演。」平日不時見各式演出,想不到Ken 也是其中一員, 「我們三四個人,加一個鼓手,在街上放一塊木板就可以演出。」反應如何? 「比想像中好得多,有警察來趕我們,話阻住他人做生意。」歷時一小時的街頭演出,圍觀者多得讓舖頭做不了生意,看來頗成功, 「成功就不敢說,不過之後真係多了人問Tap 的事。」他現正打算在4 月中encore 多一次街頭表演。

為了讓本地人對Tap 有興趣,他編的舞是圍繞都市人生活, 「無可否認,以大家的生活作主題是為了更有吸引力。不過我學的音樂劇,題材本來就係以熱鬧、簡單易明為主,將這搬到Tap 上沒有問題。」對,先引發大眾的興趣,再談形而上的東西也不遲。

29.3.2011︰澳門奢華遊 香檳吧品酒跟活士師傅學藝

敝報的卡夫卡應該是經常「過大海」一族,見他早前介紹過澳門藝術節的一連串節目,更久之前又提過《水舞間》這國際級表演,加上世界性連鎖酒店、度假村等接二連三揀在澳門進駐,港人要偷得浮生半日閒,一小時船程距離的澳門絕對是好選擇。展望5 月中路氹有標榜國際級服務水準的銀河渡假城登場,可恨未能趕及復活節假期;不過周五(4 月1 日)開幕的娛樂場所Club Cubic,以一億元成本作招徠,正好彌補這遺憾;加上Tiger Woods 師傅ButchHarmon 將在澳門開辦兩天制短期課程,高球愛好者切勿錯過這難得機會。

近年澳門娛樂場所的質素不斷提升,這間位於新濠天地、佔地兩層共三萬呎、堪稱全亞洲最豪華的Club Cubic,相信是當中佼佼者。Club 打正旗號以「空間、光影藝術、醉人音樂」為主題,下層大廳設有表演舞台、激光舞池、酒吧區,以及全亞洲首家Perrier-Jouet香檳吧,至於上層則有六間不同主題的卡拉OK 貴賓房,是一站式的玩樂場所。

記者頗欣賞香港設計師Bosco Lam 的超現實主義概念, 「我的設計從來不會出現平面方角的,每一件作品也是有輪廓和線條。」此場亦可見不少大膽的3D 創意設計,如不規則波浪形天花及牆上的動物裝飾,一看便知是Bosco 的style;這次他更運用先進光影聲效科技來配合設計,單是裝潢費用已超過一億元,是名副其實的「豪裝」。

奧運級LED 裝置照大堂Club 劃分成不同區域,要與友人談天說地的,前衞與浪漫兼備的銀白色副廳就十分適合;要感受熱鬧、看表演的,當然要留在大廳,可與友人坐在圍成圈狀的大廳沙發上,再點一杯特色cocktail,欣賞着採用了奧運、亞運也指定使用的LED 裝置;還要多得駐場的VJ Voltage, 讓LED 幕牆隨着音樂節奏變換出精彩的顏色與線條,視覺效果一流。

最驚喜是幕牆可向兩邊打開,一個巨型的玻璃圓球緩緩現身幕前,如花瓣般展開後,躍出四位舞者,熱舞令氣氛瞬間變得熾熱, 當然少不了激光show 的助興,令客人猶如在紅館看Show。

除此之外,每逢周末都有知名DJ 駐場,4 月就有美國重量級饒舌歌手Flo Rid a、嘻哈音樂子類Crunk 創始人之一Lil Jon 等。

香檳吧嘗年份酒品

至於大廳旁的法國Perrier-Jouet香檳吧,絕對是記者心水之選。現時全球只有四間主題香檳吧,分別位於倫敦、米蘭和聖保羅,最新一間則身處澳門。置身青綠色的香檳吧中,欣賞着香檳瓶上的銀蓮花和玫瑰藤蔓圖案滿布在天花、地氈和靠墊之上,再一面拿着獨家年份的香檳細味,不忘伴着桌上精緻的三層架子的士多啤梨同食,滿嘴香甜讓人意猶未盡。享受香檳之餘,記得順便參觀另一端展示不同年份香檳的架子,酒莊的悠長歷史與文化一一展現眼前,享受之餘不忘豐富知識。

活士師傅親臨傳技奢華的夜生活過後,正好到球場上活絡筋骨,跟世界級高球名師ButchHarmon 學打球,其大名鼎鼎的高徒眾多, 如TigerWoods、Greg Norman 、Adam Scott 等,他於6 月將在澳門的凱撒高爾夫球場俱樂部開班兩日,教授高球致勝技巧及練球心得,愛打golf者正好有機會跟大師學藝。

澳門地方小小,前幾年竟然在路氹開設了面積達七十多公頃的高爾夫球場,足足佔了這小城市的百分之五土地。查實這俱樂部是全球七家高爾夫俱樂部成員之一,當中最巴閉就是曾訓練出多名全球排名首位高爾夫球手及連續四屆以出色表現在「美國首五十最優秀教練評選」中獲得第一的Butch Harmon。

球場設有二十二個獨立天然草皮球道、練習果嶺、練習沙坑,以及切球和劈球╱削球區,亦是澳門唯一一個向公眾開放的十八洞高爾夫球場。學校除了一般的高球課程,每年會開辦兩次Signature Clinic,今年學生可跟Butch 進行兩天的高球課堂,盛惠五萬多元學費。在大師執教下,學生難免顧忌自身實力有限,其實在Bu tch 因材施教理念下,這根本不是問題, 「我絕大部分課堂也是在教『普通』的學生,球手們也必須明白,高爾夫球的打法千變萬化,而且每人也該因應自己的長處來改善球技,也要看每人天生的才能。」Butch 笑說他的任務不是改變學員的打法,而是培訓球技。

課程名額只有十六個,若是無緣與Butch 上課,校內亦有兩位具Butch 認可教練資格的駐校教練,全年無休教授不同程度的高球課程。教球室相當先進,其電腦裝備可讓學生即時查看剛才的發球情況,站姿動作等無所遁形,以便找出需要改善之處,提升球技。

練習累了,可安坐於球會二樓的露天座位,點選不同飲品和小食來鬆弛一番。

還有精力的話,不妨到附近的小型賽車場或黑沙沙灘玩水上活動,盡情享受難得的假期。

23.3.2011︰末代活版印刷者李澤裕︰賠錢好過保育

提起永利街,記者便想到電影、重建,以及保育。

短短的街道全是舊式數層唐樓建築,曾經鮮艷的大門窗框只留下斑駁剝落的灰暗色調,十室九空,外頭綁着的白布紅字抗議橫額隨風飄揚。

黃昏時只剩一號的偉志印刷公司還亮起燈,打開大門做生意。不,平日下午六時,店就關門,今天應Art walk 之邀,特地開店至晚上十點,讓遊人參觀香港僅存的執字粒活版印刷技術。

店內有兩老,頭髮花白的是老闆李澤裕,另外一位是陪他打拚數十年的老伴。

一座機器價錢足可買一單位

八十三歲的李伯,自十多歲拜師入行便待在印刷這行頭,一做六十多年,講起印刷業興衰,他一臉驕傲地說︰ 「印刷是文化先鋒,商業指標。」記者甫入門便被牆邊木櫃上壯觀的灰黑字粒、一大座長身的黑色機器,還有數部說不出名字的印刷機器所吸引,李伯笑說︰ 「最大座的是德國活版印刷機,跟了我幾廿年,現在還可以用。」

在四十年代,活版印刷機價值十多萬,當時這筆錢可買起嘉咸街一個單位綽綽有餘,現時已升值近千萬。他這輩子的投資全部在店中,樓也無買一層,「入得這行,就要敬業樂業。」李伯回憶道︰ 「十多歲拜師學藝,做印刷學徒,大舖不選,專選小店,貪可以學多些東西。」他一腳踢,朝九晚九,舉凡送貨、清潔什麼都要做。

「師傅總會留有一手,我學了兩年,字粒也未碰過。」他膽粗粗決定落重本,買機器買字粒自立門戶, 「學無前後,達者為先。執字粒可以自己慢慢摸。英文字粒不難執,中文字難得多。」

「初時字粒要由英國進口,好貴,每次訂貨都要上萬元。」當時做得最多就是洋行生意,印商業發票、訂貨單等,其次是印英文會話筆記, 「那時好多人都不識英文,大家都走去學,好多英文學堂。」

數以千計字粒閉眼也識分


李伯拉開木櫃抽屜,指着一格格的字母粒解說, 「字粒要一副一副買,要用兩個A字,就要買兩副,如此類推。用得最多就係A、E、I、O、U。」幸好後來香港終於自行生產字粒賣,成本平得多。

「牆上兩大方格架子,放上最常用的中文字粒,位置固定的,我閉上眼也知是什麼字。」記者見字粒以千計,除了充滿黑漆漆的油墨痕迹之外,鏡象的字體,絕不易辨認, 「就像你用電腦一樣,打字打得多都知位置啦,工多藝熟。」

「這區最輝煌時期有六十多間印刷店,不過自從七十年代出現柯式印刷、電腦之後,加上高地價,所存無幾。」李伯一臉唏噓地環顧着店中各個角落。

永利街得以成功保存,一眾保育香港歷史建築之士當然飲得杯落,居民卻十分無奈, 「牆又不是用水泥做,經常滲水,廁所更麻煩,經常塞,修來都嘥氣。打風時我都怕吹冧(唐樓),你看三號的窗就快吹跌啦。」

「我記得清清楚楚,十四年前傳出收購消息,大家都好高興等收樓賠償,都五十幾年樓齡啦。誰知一拖再拖,大家都七老八十,等吓等吓有六七個人走了(去世)。」

保育非所願寧建博物館


李伯說數年前冷氣壞了也不想浪費錢換,「現在又話保育不收樓,搞來搞去,大熱天時,辛苦的又是自己。」既然樓收不成,李伯便去信政府建議成立印刷博物館, 「政府都有派人來傾,轉頭寄信過來,話多謝我願意捐出機器、字粒,政府會好好收藏云云。」博物館之事則隻字未提,李伯氣憤難當地回信反映意願,自此石沉大海。

「這些機器、字粒跟了我大半世,養起至少五家人,係我僅有的資產,我怎會捐出去!」加上有學者和專家告誡李伯千萬不要捐出機器字粒,皆因他們經驗所得,捐給政府就再無機會重見天日,白白浪費這些珍貴寶物。

「政府又話保育,結果講一套做一套,傾也不想傾,根本毫無誠意!」李伯現在樂得當個活字印刷的導賞員, 「香港所有大學學生都有來參觀過,也有不少學者、教授來過,遊客更是多得不得了。」

「有博物館至少可以讓下一代認識活版印刷,我們老了走了,扔晒機器字粒就什麼都沒有啦。」靠人不如靠己,李伯夫婦八十多歲也不願退下來安享晚年,每天撐起尚算硬朗的身子,打開大門,為的是傳承就快消失的活字印刷文化。

22.3.2011︰鬆弛身心之選 三五知己同享Sparty

平日work around the clock 的工作壓力已經夠大,有人視clubbing 為舒壓好活動,不過五光十色的夜生活未必人人欣賞,可能更多人喜歡在周末做Sp a 來放鬆一下。查實水療在香港已不是新鮮事,離不開按摩、美容護膚等內容,雖近年不斷湧現新療程,但大都只限於產品的更新替換,至於按摩手法與服務等仍是萬變不離其宗。不過,近來興起的Spa party(水療派對)就新鮮感十足,不似一般水療只可獨樂樂。

近年在外國十分流行的Spa party 熱潮終於吹到香港,尤其受到女士歡迎。Sp a party 簡稱為Sparty,話說大家嫌一個人做Spa 太悶,慢慢發展為情侶版的兩人Spa,現時更變成十數人同樂的水療派對;relax 之餘,也是social 的好機會。大家穿着浴袍毛巾拖鞋,一邊享受按摩,一邊把酒言歡,再配上靚景美食,一樂也。

跟在Spa 行頭待了十多年的陳綺韻(Amy)提起Sparty,她笑說︰「可能係大家的心態改變了,現在好多人都不喜歡再跟人迫或是去飲酒玩樂,寧願抽時間做些真正對自己身體有益的事,幾年前在外國興起Sparty 就係好例子。」她現正於旺角朗豪酒店的川水療中心當營運經理,那裏也經常舉行Sparty, 「幾年前多以新娘子婚前派對模式舉行,不過現在已經變成假日消閒活動。」

五行療程順應醫理

川的設計充滿中國特色,記者甫入門已被以流水和深啡色的設計主題所吸引,特別喜歡隨處可見的落地玻璃窗,視野開揚,即使近來天陰潮濕,仍有將悶氣一掃的豁然開朗之感;最特別是這裏的療程以中國五行為賣點, 「療程焦點在於中式醫療,跟五行去做,木火土金水。春木、立夏火、夏至土、秋金、冬水,整個概念都是配合中醫師的專業意見。」五行各有獨家配方的香薰代表,男士多用味道清爽的木、土,女士則以香氣淡雅的火、水為主, 「都市人壓力大,好多體質都會偏熱,即係火重,會感到疲倦,這時候就要用金的香薰,貪其味道清新,令人精神一振。」有些客人更會在上班前做Spa 來提起精神。至於周末甚受歡迎的Sparty,在一雅致客廳舉行,這裏放着數張按摩椅,面前又是無敵的居高臨下之景, 「基本上Sparty 沒有療程限制,也沒有特定方案,全憑客人喜好選擇。可以選手腳護理及按摩,或是特色療程。」可惜沒有大部分水療中心亦有的nail art服務,實屬美中不足。

記者認為做手腳護理之前,可先來個特色療程作前奏。除了有以青瓜、薄荷、斑蘭葉等調和而成的五行身體膜之外,最令人舒服得不想起身的是按摩,特別在於採用由中醫師編成的經絡按摩, 「好多人都有背脊痛的問題,按摩時多數按背先,我們卻會先按頭部,再順着經絡到手肚腳,最後才到背脊。」原理很簡單,因為頭部是經絡的樞紐,當腦部放鬆時,全身也會跟着放鬆,怪不得記者未做完頭部按摩已經飄然入夢。「有時有些人做完按摩會頭痛,可能由於頭部仍有好多火,經絡不通,再按其他部分也是閉塞,通不了。」按摩後通體舒暢,再與知己一齊做手腳護理,圍在一起輕聲細語地享受香檳及小食,確實比單調的high tea 有趣得多。

園林異國風情

講開Sparty,去年被評為「最佳水療派對場地」的Sense of Touch 是記者心水之選,這間位於淺水灣的水療中心,遠離鬧市。置身獨立花園時,有以為已經飛到國外的錯覺。

酒店一流的設施與服務,有時難免帶來壓迫感;此水療中心的異國情調,有着平易近人的輕鬆,從牆上的鮮艷圖案、別致的器具,還有那輕紗圍繞的床鋪等,均散發着濃烈的摩洛哥氣息,完全符合他們強調的「遠離繁囂」宗旨,怪不得此處會成為舉行Sparty 的熱門地點。

查實Sparty包場最過癮,不用顧忌吵到其他客人,知己可以盡情喧鬧玩樂。公關Vivien 笑說︰ 「平時客人外國人為主,不過Sparty 多數係本地人,戶外亭閣是舉行的熱門地點之選。」天氣宜人時,移師室外是絕佳選擇,在徐徐海風吹送的千三呎獨立花園開派對,十分寫意,即使二十人參加也不是問題。大家一面享受酒與小食,一面按摩、做手腳護理,還有nail art 服務,若不幸遇上下雨天,也可轉移陣地至有着開揚園林美景的美甲廊。

難得入到淺水灣,只做手腳護理實在太可惜。早已耳聞著名的罌粟療程,當然要趁機一試,以舒壓消除疲勞。治療師的按摩力度適中,既不是中式穴位按摩,也不是泰式, 「我們自創了一套按摩手法,融合了瑞典按摩技巧,特別在於在腰背部和肩部深深施加壓力,達至全身放鬆的效果。」記者最欣賞他們特地為按摩而創作的背景音樂,以海洋療程系列為例,那陣陣的海浪聲再配合如浪花拍岸式的circ le 手勢,還有用散發熱力的貝殼來按摩背部,那天然而成的紋路比熱石的觸感更佳。

歎慣一人獨霸Spa 房的人士,下次不妨來個眾樂樂,relax 之餘順便聯誼,可能更能令身心舒暢。

16.3.2011︰ 瘋傳流言輻射雨襲港 人人自危 心理學專家:Unknown引發恐慌

日本大地震引發核安全危機,福島核電廠機組建築物一再傳來爆炸消息,核洩恐慌籠罩日本之外,中港地區市民也引起恐慌,自昨天早上開始,在社交網站更廣傳一則來自BBC 的新聞(見圓圖),呼籲身在亞洲地區人士二十四小時內不要外出,穿長袖衣物,以保護身體免受輻射攻擊,雖已證實是虛假消息,但流言還是不斷瘋傳,巿民紛紛致電提醒親友外出要打傘,被輻射雨淋身要立即洗澡云云。

查實現時情況與2003 年香港沙士時如出一轍,不少市民也對於煲醋能殺菌的傳言照單全收,據國際健康人生輔導學會臨床心理學博士楊鴻濤所言︰ 「因為人最驚的事就係Unknown(不知道),當有Unknown 時就會產生焦慮,進而影響行為,再擴至日常生活。」雖然香港人大都受過教育,不過依然擺脫不了人云亦云心態, 「現在有很多假設,如輻射奶,即使新聞報道講明不會影響,人亦會怕,會去搶購奶粉。」市民當然有責任不要輕信傳言,也要多找資料求證, 「資料可由政府提供,找多些專家講解,那就可以消除這些無謂的恐慌。」

輻射達一萬毫希即時致命

不過光靠本港天文台的解說好像效果不大,即使天文台一直有監察,指出目前本港的輻射水平仍然正常,日本核洩漏對香港影響非常低,仍不能減輕市民對本地受輻射影響健康的憂慮。記者找來香港中文大學生物醫學學院徐國榮教授解畫,「台灣的地理位置比香港還要接近日本,台灣亦一直有監察輻射情況,如果真的發生輻射影響人類健康事件,相信台灣會比香港更快作出反應。」根據昨日中午消息,核電站附近錄得比正常水平高八倍的輻射量,達四百毫希,這已是危害人體健康的輻射水平。核電站內的專家和自衞隊亦即時撤走。徐國榮教授說︰ 「人體每小時吸收四百毫希輻射十分危險,正常人在吸收一百毫希輻射仍處於健康標準,當他們身處同一地方繼續吸收輻射時,這是累計的,兩個小時便會吸收八百毫希輻射,當達至一千時已經有患癌症風險。」如果達至一萬毫希輻射水平,足以構成人類即時死亡。

碘片防輻射沒百分百保證

據徐國榮教授所說,大氣中的放射性物質如輻射可利用空氣中的水分為載體,即使沒有下雨,也要盡量留在室內,緊閉門窗,關掉換氣扇和空調等設備,下雨時更要避免外出。至於淋雨會否受輻射影響?徐教授指出, 「雨水淋到皮膚之上,有可能滲透入身體組織,而手沾有放射性物質再拿食物時,便有機會將輻射吃進體內。」當輻射進入人體後,會積累集中在某器官帶來危害。除此之外,若身處日本當地記得不要飲用自來水和井水,以及食用放在屋外的食品。從外面回到家裏時,必須換衣服,並洗手洗臉,總之將暴露在外的皮膚徹底清潔。

有人謠傳,這些輻射雨水會將皮膚淋至潰爛,效果與鏹水不相伯仲,徐國榮教授說,這只在輻射含量高至構成人類即時死亡才會出現的情況,市民不必過於憂慮。現時,除福島、宮城、茨城及岩手縣被列為黑色外遊警示外,香港保安局對日本其他地區仍維持紅色外遊警示,故不少日本旅行團仍如期出發,有旅客詢問是否服用碘片可預防輻射感染,徐教授則表示, 「服食碘片就像打預防針一樣,沒有百分百保證。而且碘只是其中一樣放射性物質,防得這樣卻防不了其他輻射物質。不過,至少心理上會有安慰。」編按由於版位調動,原於今日刊出的「護心有法」系列五之三,將順延至下周三刊登,敬希垂注。

15.3.2011︰智障藝術學員陳創鴻︰為七座位的士作畫宣揚共融

如果大家在街上看見七人座的紅色的士駛過,不用驚訝,皆因無障礙的士服務於今天正式推行,這是本港首次推出供輪椅人士合法乘坐的的士;雖則數量不多,但聊勝於無。記者知道其中一部的士的車身很特別,印上的不是廣告,而是一幅藝術作品。

這幅字母作品由多位殘疾藝術「家」聯手創作,他們全是顯能創作的藝術和設計培訓班的學員,患有自閉症及輕度弱智的陳創鴻就是其中一位。濃眉大眼的陳創鴻面對陌生的記者時難掩緊張,坐得僵直,當問及他對於作品有機會給公衆欣賞時,只訥訥地道︰ 「我很榮幸能夠參與這次創作。」看似是門面說話,卻絕對真心真意。他創作目的很簡單,將「社會共融」的信息傳開去!

創作謀生迎合天性

二十一歲陳創鴻的創作天分早已得到認同,可惜沒有空間讓他發揮,只能走正路,隨大隊于特殊學校中五畢業之後,在職訓局待了兩年讀辦公室實務。學不能致用已是意料中事,他認真道︰ 「第一份工系清潔工,但做得不開心。不開心的事不想提,也不想記起。」旁敲側擊之下,才知他不喜歡大家經常將不想做的工作丟給他,或是與上司意見不合時,他會一言九「頂」,帶來的只有hard feeling。他純真的直線思維難以摸清辦公室政治,最終結果可想而知。

自閉症人士有著與人溝通困難的天性,要他們走入社會又談何容易。正如他校長所說,相信自由的個人創作空間才適合他們存活,這令自小喜歡畫畫的陳創鴻更確定了以藝術創作謀生的念頭。

他的第一步就是參加逢周六舉行的藝術和設計培訓班,多得道慈佛社楊日霖紀念學校的支持,讓位於校園一角的士多房改頭換面成了工作室。記者見陳創鴻的作品多以卡通人物為主題,就連的士上的字母畫也有卡通人物的蹤影,記者拿出模擬圖指指點點問陳創鴻創作意念,原來有圖象在手,他才能侃侃而談, 「當中我畫了兩個C 字,一個D字。」

培養商業創作頭腦

記者好奇于C 字中間的一堆藍色圖案,「這是朝鮮半島的國土形狀,見到C 就想到Corea,就系朝鮮的象徵,因為現時朝鮮半島南北不一統。」記者翻查字典才知,1913 年前韓國的英文是「Corea」,這印證了陳創鴻的記憶力佳的優點,同場的老師也忍不住說他最喜歡看書,特別是中國歷史、詩詞等。

當話題扯至歷代皇帝時,他興致勃勃地跟記者道︰ 「正如毛澤東曾講過︰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然後,他便不慌不忙地詳細解說這是來自毛澤東《沁春園.雪》一詞,「我系看書學回來的,在公衆圖書館借。記得黃毓民也曾經借用這首詞來詠劉曉波。」現時陳創鴻的商業藝術創作之路仍在起步階段,皆因在學校上美術課是一回事,職業創作又是另一回事,這個過程的轉化十分艱巨;正如陳創鴻所說的「以前喜歡畫什麼就什麼」,很少轉換題材,變相也是一種自我局限。導師笑說︰ 「創作室現在就為他們『搣甩』一些東西,由線開始,不給顏色,只用marker。

先將意念聚焦,再找回形狀、標志的外在東西。加上既然要以商業創作而言,就要配合市場的需要。」自閉症人士的固執特性,讓萬事起頭難,不過工作室只營運短短半年,所有事情都要逐步逐步慢慢走出來。在陳創鴻不住點頭表示同意下,導師補充道︰ 「眼界闊了之後,就會將他們原有的個人特色再擺回去創作之中。」這種創作意念走出走入理論很深奧,不過從陳創鴻的卡通人物字母畫便已說明瞭。

12.3.2011︰街舞冠軍Monkey J︰Hip Hop是文化,不是舞蹈

恍如電影劇情,在數百人的喝采與見證下,Monkey J(林育敏)奪下世界街舞比賽RedBull BC One 香港區賽事冠軍,6 月代表香港到台北出戰亞洲區賽事,爭奪參加世界總決賽的資格。長遠的事不談,眼前二十二歲的Monkey J,在香港B-Boy 界風頭一時無兩,記者看來,他是成功的。

為跳舞廢寢忘食

一句「你以為係兒童樂園」燃起Monkey 學街舞的決心, 十二三歲的他見同校師兄跳breaking,一頭熱想加入卻換來調侃,血氣方剛的他忍下來,與朋友不死心上網看短片自行鑽研, 「那時一放學就跳舞,有時跳到朝早,逢星期五六跳通頂。每日至少跳六七個鐘。

」毫無舞蹈底子的人要學片人中的高難度動作,果真初生之犢不畏虎, 「無話點學,照跟!唔識就拎個膽量出來試。一班朋友圍圈研究。」跳至周身瘀傷也無妨,個多月後,Monkey 終於可以與師兄一齊跳舞,自此與breaking 難捨難離, 書也無心機讀,捱至中三終於解脫了。

學了兩三個月,他就膽粗粗在周末晚走到尖沙咀文化中心,與百多名同道中人切磋交流, 「見到有人玩新招式,我不會跟住學,只想再創新招式『爆』過佢。」競爭意識是進步的動力,「跳得好不好要靠隊友互相提點,自己練習無意思,hi p Hop 須要互動和share,大家閒時也可以『圍摳』(切磋)。」

根據多年看片心得,他認真道︰ 「看片時,你可以當自己係評判來看,得着會多些,也會知道怎樣玩比賽。」Monkey 學跳舞招式奉行「通殺」,難的易的全都學, 「練到係自己嘅,愈多招愈多變化,就更容易打入決賽,甚至拿冠軍,比賽就無謂將大家都識的東西拿出來。」別看Monkey 比賽時氣定神閒,他2007 年第一次獨自踏上國際性賽事的舞台也緊張得大失水準, 「現在的心態不同了,比賽就放心畀自己出去癲,做回自己就行,have fun!比賽不是出去kill 人,現在好多人都被這個kill字蒙蔽了。」「無論有無比賽,每日都在練習,只不過比賽要熟記招式的次序,知道點行就得。」比賽當然要拿出看家本領,不過只限有把握的招式,他不會特地為比賽創新招式, 「雖然一個動作,練足一星期應該熟,不過比賽跟練習的feel不同,不可將練熟的心態帶入比賽環境,熟習只係低層次,其他人一看就知feel不對。」

理清文化才談推廣


回看這十年跳舞生涯,Monkey 最難忘是十七歲時到美國參加比賽,大開眼界之餘,也有了矯正大眾對hip Hop文化認知的念頭, 「香港人的認知可笑得很,眾人以為的hip pop,其實係streetdance、free style。hip Hop 係文化,不是舞種,裏面分了好多範疇。」「我不喜歡有些人經常提『請支持hip Hop 文化』,其實要先明白hip Hop 的理念與精神,才能搞好這個文化。」何謂hip Hop文化?

「最basic 的精神係don't give up,不斷試,也要keep it fresh。」強調他們這一輩玩得hip Hop,就要去創新。「至少要知道hip Hop 有五個元素︰塗鴉、跳舞、rap、捽碟和knowledge。」談到近年多了很多新手賽,Monkey 一面無奈地說︰「新學員好期待參賽,不過細路仔跳舞好想得到榮譽感,玩game 一定要玩最easy 。」

他語重心長道︰ 「跳足幾年都是新手賽,幾年先變老手?」可惜「細路仔」仍喜捨難取易, 「每一次比賽都要比之前進步,升grade 才對。新手有責任練好基本功,之後再在基本技巧上『爆』出新東西來,總之就是不斷尋求創新。」Monk ey 看來,香港的B-Boy 最大年紀約為二十多歲,他們大都跳了十年以上,最盡去到十五年就要退下來。那已跳了十年的他又如何?

「我只知道繼續跳落去。即使不參加比賽,都可以搞比賽,這是飲水思源。」來到八十後這一代,未必二十多歲就要退下來,正如他所說︰ 「八十後激烈好多,現時要想更多新東西,再推出去。」

7.3.2011︰天台會會員林惠芳︰快樂童年係讀書、遊戲、做手工

身為八十後的記者,對「天台會」三字十分陌生,原來這是六七十年代的民間青少年中心,現年五十多歲的林惠芳曾加入香港小童群益會成立的天台會,留下愉快童年的回憶,更說這段日子對她人生有着重大影響。

搵食行先教育次要


林惠芳小時候與父母弟妹一家七口住在深水步「大爛地」棚仔屋,約莫現時黃金廣場的位置, 「棚仔屋就類似現時的大排檔,空間夠大,大家都會做生意,前舖後居,我家係賣柴賣碳。」當時未有免費教育,小朋友大都在家附近追逐玩樂,閒聊過日辰,至於小孩的教育問題,林惠芳說父母想都未想過, 「大人不識讓小朋友讀書,最叻的男仔都係讀完中學。同鄉會在四層唐樓搞學校,畀男仔讀書,女仔就無份。女仔一係幫手做家務,一係等夠年齡就入工廠打工。」幸好當時父母聽說女仔也應該讀書,就讓六歲的她讀夜小學。

林惠芳有感而發道︰ 「小朋友應該日頭讀書,變成夜校時,讀書的意念都不是學習。」幸好有街坊介紹她去天台會「玩」, 「我記得當年九歲,每朝拖着兩妹一弟行十多分鐘返天台會。」天台會選址在李鄭屋村七層樓高的徒置區天台,搭一間鐵皮屋便算是課室,其餘的偌大空間便是小朋友活動的地方。「天台好大,成條街咁長,一頭一尾,我們賽跑練得很叻!」「返天台會不同返學,雖然要讀書,但都係玩的。」她印象最深就是自由活動時間, 「我們會玩康樂棋、黑白棋、踢波,之後又有興趣組,日日不同,可能係唱歌、做手工、講故仔、天才表演。那時好細個已經要對着好多人講嘢,無話唔肯,姑娘(導師)會逼我們表演。」

群體生活大開眼界

查實半世紀前的香港是一個物資缺乏的年代,天台會只有一位導師,分為上下午班,每班約三四十人, 「天台會無水,無電話,水要由小朋友在樓下公眾廁所,用水桶抽上來,幾辛苦。每天也要抹枱洗地,所有清潔都要自己做。」林惠芳笑言至今仍跟當時的導師鄭淑賢姑娘有聯絡。

林惠芳一邊回憶往事,一邊翻閱天台會紀念年冊,裏面有很多舊照片,她笑說︰ 「我最開心的童年係在天台會度過。如果無天台會,我應該不識什麼叫旅行,什麼叫群體生活。當時的夜學只着重教知識,每晚只上兩小時課,哪有時間顧及德智體群美的培育。」天台會不時舉行的大型活動正好彌補這方面的不足, 「我們一大班小朋友跟鄭姑娘去旅行,參加運動會、跳舞比賽等,生活多姿多采。」小朋友平時活動的範圍多是家附近,從未想過「出省」,更不要說搭巴士, 「鄭姑娘帶我們搭巴士去虎豹別墅玩,我那時都不知原來要過海到香港島。那次更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影相!」在當時來說,這些大型活動絕對是十分時髦的玩意。

轉眼間,林惠芳小學畢業,她根本無想過繼續升學, 「多得鄭姑娘帶我們去考官中,坐車去九龍醫院附近考試……那時真係無人知道要去考中學,我讀完六年中學,阿媽都不知我究竟在哪裏讀書,也不知我讀了什麼。」當年來說,初中畢業已經好叻,中學畢業只佔少數。

林惠芳畢業後當上社工,為社會服務,問她是否受到天台會的影響時,她想了一想再道︰「我從未想過這問題,只知道想幫助其他人,可能這就是從小潛移默化的影響。」

26.2.2011︰無酬家庭主婦雷惠而︰我要做堅強女人,不是女強人

眼前的雷惠而打扮新潮,她正職是無酬家庭主婦,閒時就是首飾班、護膚班導師,最常出沒的地方就是香港婦女中心協會,學話劇之餘,也重新了解婦女在社會擔演的角色。惠而最近便以五十多歲之齡初登舞台,成為香港主婦聯盟主辦話劇《香港娜拉的秘密》的其中一名演員。她從一名普通師奶,搖身一變,冠上好看的藝術工作者頭銜。

接觸名著大開眼界

對惠而來說,能成為一連公演六場話劇的演員是一種驕傲。初踏台板的她,除了在台上展現喜怒哀樂之外,也有份參與劇本製作,將自己的故事變成劇目的一部分。「演這齣話劇,就是讓社會認識我們這班師奶的處境與角色。」記者正在思索着「師奶」二字意義時,惠而忙不解說道︰ 「家庭主婦給人一種過安穩日子,在家享福,不用OT,又不用交proposal,與世無爭的閒人印象。」她認為這只是大眾的錯覺, 「我們有好多事情想講,不過無渠道,上街抗爭又太激,未必人人都接受。」一齣反映婦女心聲的話劇,可算是另一種較溫和的訴求。

講開上街遊行抗議,雷惠而說︰ 「我們這些小女人社會地位又不是很高,未夠班去發聲,可能我們的事在其他人眼中只是雞毛蒜皮的事,上街爭取完都不知幾時有結果或是認同。」提到主婦聯盟曾經為不少政策發聲,最終大都不了了之,惠而坦言不感到失望︰ 「我們的信念是你永遠不講,其他人永遠都不知你有需要。雖然我的需要未必達成,但至少畀人知道。」惠而為婦女爭取利益的思想並不是無中生有,記者看來應是香港婦女中心協會潛移默化之效,正如這齣話劇,導師在籌備時搞了讀書會,惠而生平第一次拜讀挪威劇作家亨利.易卜生的名作《玩偶之家》,這齣被喻為提倡女權的作品讓她大開眼界,故事講主角娜拉選擇離開丈夫,為自己爭取應有的人生, 「我未曾想過出走這回事,硬要說的話,年輕時都有出走,不過只係走出街行一兩個鐘。看過這本書,我知道要為自己理想努力。其實要向社會發聲真的需要很大勇氣,我好想講畀其他人聽,家庭主婦有好多壓力。」誰敢再說婦孺無知?

記者得知她最想爭取的竟是全民養老退休政策時,不禁疑惑這是為自身打算?

「才不是!我們這麼多婦女從來不為自己打算,係為你們打算。」她回想起初時大家連立法局門口也沒有勇氣踏入,更不要說舉牌吶喊抗議,「大家都有試過舉牌,不過係拿來遮着自己的臉,不敢讓其他人看到,最怕畀電視影到,被人議論批評。」惠而亦會參加七一、六四等政治活動, 「兩個仔覺得我上街無問題,反而家人就認為我好得閒。其實我剛上街抗爭時都好驚,躲在社工後面,不敢讓人拍照。」現在的她顯得自信,講起民生政策亦頭頭是道,誰敢再說婦孺無知?

這次話劇的演出,對惠而有着重要的意義,「我希望這場戲做得好,引起好多迴響,不想這齣戲只是娛樂。我們不是無病呻吟,演出是為了讓大家知道每個人都有需要,都有發言權。我的需要不是要得到其他人的認同。」「我們係一般的平凡女人,不是要出去與人對峙,要做個堅強女人,但不是女強人,要自主,有自己思想,不可以像舊時那樣,靠人不如靠自己!」表達訴求不單是職業婦女或是領袖人物的權利,你我家中那位媽媽也是其中一位。

19.2.2011︰水影畫師劉世學︰技巧比沙畫高很多

方形水盤注滿奶白色半透明的液體,見劉世學拿起沾上顏料的針筆,在水面滴下一點圓形,再輕輕用筆勾勒數下,一朵花就此成形,記者看得嘖嘖稱奇。

這種在水上用顏料作畫的藝術稱為水影畫,而眼前這位就是在大陸火得很的水影畫師劉世學。

調配顏料冒煙驚魂

八十後劉世學憑着一幅太陽花水影畫作品,引起了大眾的注意,其後多得中央電視台的訪問,讓他一夜之間爆紅,訪問、表演等邀約如雪花般飛來,水影畫熱潮自去年正式展開。「其實七彩水影畫這個名字是我改的,原本叫水畫,水上作畫的意思。」不過現時仍有很多人不識貨,錯將水影畫當作沙畫。

內地稱小劉為「水上魔術師」,原來他早已是內地著名的魔術師,至於接觸水影畫並非偶然,「七歲多時接觸米畫,有點像現在沙畫,那時家鄉有個老人拿米做畫,我很好奇便跟他學。

米畫跟水影畫、沙畫一樣都有畫台,我用米去畫枯枝、人物,不像沙畫畫得很細,之後就接觸了中國的水墨畫,也欣賞過國外的沙畫,就興起將三者結合的念頭。」最有趣的是,三者結合用的亦是魔術原理。

查實現時市面上並沒有水影畫專用顏料出售,全靠畫者自行調配, 「我將所有零用錢拿去買顏料,幾乎把全中國出產的顏料都買齊,甚至國外的顏料也買了一遍。」期間還遇上家人反對他作畫的聲音, 「開始研究水影畫時,家人就把我攆出家門,有一次我在客廳調配顏料時,竟然弄到全屋都是煙,很大的煙,我嚇壞呢,打後幾天我都有陰影,每次調配試新份量時都是手伸長長,頭都往後,怕得要死。」自此家人禁止他在家「做實驗」,他惟有移師至學校繼續研究,花了將近兩年時間才成功研究出將顏料保存在水上面。

商演扼殺創作空間


「能把墨料放在水上並不代表能畫,因為水會流動,圖案會變形。又如像我表演時剛好有觀眾走過,水都在動,圖案就很容易變形。」難道要清場無人? 「這個是肯定的,因為有人走動、桌子搖晃都有影響的。」他終於在2009 年地方文化節成功表演了太陽花水影畫作品,這令他聲名大噪,那時他的畫風帶有強烈的中國傳統特色,不過隨着商業演出,風格便難免與活動主題結合起來。

「商業的東西很局限我的創作,我很不喜歡。在此之前我全是做電視台訪問,表演畫的都是自己喜歡的東西。後來亞運會舉行,就有商業活動要求我畫跑道、吉祥物等。」很多人也將水影畫當作沙畫,這些邀約的公司機構也不例外。

「沙畫是靜態不動,就跟畫素描一樣,技術比較簡單,水影畫的難度高很多,這是肯定的。」即使水影畫的筆法、要畫的東西都掌握好,基於水的流動性亦會令作畫時的難度大大提高, 「如已畫好上面的東西,再畫下面的東西,上面的就會動,很難控制。」商業畫作的要求有很多時是強人所難,不過小劉也勇於嘗試,正如上海灘外與一整列樓房的景象也能從他手中變出來。

當問及他對參與商業活動的感覺如何時,一臉無奈的他想了又想才道︰ 「習慣了,為了生活沒法子。」他頓一頓再道︰ 「水影畫最困難的是迎合商業客戶的要求,他們要求的東西真的很難畫。」

15.2.2011︰袖珍美女朱潔︰我相信我會幸福

「好多人都說我是小孩子,其實我今年已經二十四歲,很多人都不相信。」來自內蒙古的朱潔笑得一臉燦爛地說。她128 厘米的身高,精緻五官加上童真娃娃音,外表與小孩無異,記者見到也忍不住大讚可愛,怪不得很多人都質疑她的「成人」身份。

長不高毋須自卑

「在加入藝術團之前,覺得這世界上只有我一個,很孤獨。」朱潔覺得自己跟別人不一樣,其他人都是高高大大,只有自己是矮矮小小,不禁自卑起來,做什麼事情也不敢。自從她在2009 年加入北京龍在天皮影戲藝術團,每天跟三十幾位袖珍人一同生活工作後,人生變得不一樣。

「團裏的人跟我差不多身高,我們都是平等,不需要自卑。我覺得沒有什麼,(身形)小就小一點,自己就是這樣子,沒有必要躲躲藏藏。」現刻她對身高這回事已經釋懷了, 「我覺得順其自然就好,反正也長不高,現在生活得很開心。」學了兩年多的皮影戲,朱潔已是一名藝術工作者,每天在圓明園演出,有穩定收入, 「現在我已經獨立,不依靠家人也能生活得很好,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原來袖珍人操控的皮影戲跟平常見到的分別不大,只不過皮影的竹竿變幼了, 「我們的手很細,有時候演出一隻皮影要拿七八支竿,另外它還要動呢。」記者嘗試操作皮影,發覺想的跟做的完全是兩回事,十分難控制。朱潔見狀笑說︰「皮影也只是模仿人的動作,通過你的手去表演,最起碼的走路行動,你要賦予它一個人的喜怒哀樂,可以把自己當成皮影人給大家表演,給它生命吧。」皮影就像演戲一樣,只不過在布幕後面演而已。

創意皮影受歡迎

朱潔與團員演出的皮影戲很受小孩子歡迎,「我們去校園表演時,有很多小孩願意親近,願意學習。」原來這全是袖珍人演出的關係, 「一般表演皮影戲的都是五六十歲的老藝人,小孩不容易接受,有時看到老人亦會害怕,也不敢去摸皮影。我們比較小(身形),他們就把我們當成小孩子一起玩,在玩的過程中就讓他們了解皮影戲。」正如朱潔所言,現在就靠他們這些小小的人撐着皮影戲, 「我有一種責任感,希望有更多人了解皮影戲,有更多人懂中國傳統藝術。」當問及新舊兩代皮影戲的分別時,朱潔喜滋滋地說︰ 「我們會加入很多現代元素,演動漫皮影戲,如喜洋洋、灰太郎,把人物雕刻成皮影的樣子,很受小朋友喜歡,還有各種動漫、寓言故事也會用皮影戲來表演。」想不到Michael Jackson 也是他們的皮影人物之一, 「放着Michael 的音樂,我們可以把他的動作表演出來,外國人看見十分喜歡。

」一代舞王動作很多,有太空漫步? 「這個向後行的動作最簡單!因為動作多,他的皮影要用很多竿,可能要兩個人一齊表演,那就要講求默契。」現刻回看往事,朱潔竟能輕鬆笑說,苦中作樂,記者着實喜歡她的樂天知命, 「從小到大都遇到好多困擾的事,譬如打出租車時,司機都不會停車,他會想你小孩子打出租車有沒有帶錢,這樣的事情有很多。」她更豁達笑說他們是弱勢團體,幹什麼都方便優先過人, 「買票的時候,人家就喊殘疾證先來;坐公交車也不用買票,就是福利。」最重要的關鍵,當然是社會上有很多是真心喜歡他們的人。

31.1.2011︰花農李永強︰我要管理天氣

「好多人覺得農夫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收成全都望天打卦,係真正的食穀種,其實種花這行一早已經不同,現在講管理,我要管理天氣。」大埔林村強記花園的老闆李永強自信十足地道。

「最近好多記者打電話來問,年花結霜死好多,今年市道會如何?難道他們想我們講好慘,無啖好食?」他一臉不以為然,卻難掩語氣中得意之色, 「其實我聽到年花結霜的消息有點開心,因為我的花無事,這是管理做得好的關係。」

搵錢全靠賣年花

如果記者跟你說,花農賣一轉年花,能賺夠花場全年開支,養的是三十公頃農地和四百多名工人,你又有何看法?老套也不得不說句「行行出狀元」,記者不是說現時種花好景,而是每一行都有佼佼者,李永強就是其中一位,專賣年花的他確實有傲得起的本錢, 「香港市場細,真的只有賣年花才有可觀的收入。」在林村出生長大的李永強,十多歲就懂得問自己將來要做什麼,本來他對廚師一行頗有興趣,不過發覺每日在攝氏四十五度的廚房幹活不是法子,加上多人才能成事,不合獨行性子,後來在學校花園尋得自身真正興趣,就一頭栽進去。

十六歲仍是學生的他,大膽以「個體戶」形式開始種菊花,小試牛刀賺錢了,當花農的決心更堅定,十八歲畢業後全職當花農, 「入行時剛逢八十年代,香港可以進口荷蘭的花,那時的花好種又好賣,根本不愁賣。」由得到一棵花苗開始,發展至今的龐大花場,他笑說那時揚言四十五歲退休,不過至今仍未捨得放手。

日曬雨淋有樂趣

「將興趣與工作結合,就會做得特別落力,日做十二三個鐘好平常,日曬雨淋照樣捱得過去。愈辛苦就愈有樂趣。」即使來到今時今日,李永強也要親手落田做, 「種花不是機器生產,按個掣就有想要的東西出來,好多事情也要靠自己的經驗,工人多也作用不大。」回想初入行時,全是無師自通, 「那時無師傅,無園藝培訓讀,惟有問前輩,不過真正肯講肯教的前輩真的不多。」「種花無理論講出來,各師各法,每個人都有自己一套,只能憑經驗憑想像,什麼都係自己摸,試過一次就記得,就會知點做。」當花農也要有科學知識,人云亦云就管理不了天氣,李永強會特別留意天氣消息,正如早十年的厄爾尼諾、近年的拉利娜現象,他說要理解現象的形成與影響。「科學家永遠都講北極南極冰川融化,那即是水位高了。

下雨時就要想是否暴落,一個鐘頭有無一百毫米(雨量)?花棚的排水系統應付得了?正如7 月份大埔沙埔仔洪水暴發,我就要知道究竟是那個風、低氣壓或是高壓脊造成。」總而言之,花農對於天氣變化要有非常人的敏感,預早估計下決策,如排走花田的水、搬走花盆等,每一步都是關鍵。當問及是否憑多年栽種經驗就可以作準時,李永強嚴肅認真地說︰「不,這是身體感應,直覺。」正如他去年年中已說今年冬天會「好凍」,凍到好像二十多年前流着鼻水、穿棉襖的年代,所以他的花園已做好預備措施, 「幾乎無花凍死,不過今年劍蘭失預算,種到現在都只係葉。不過天氣愈凍,我的菊花就愈靚,今年菊花最靚,哈哈,我可以叫自己做菊花王子!」

14.1.2011︰天燈師傅胡民樹︰看見天燈就知道平安

「小時候物資不豐富,有天燈玩已經很開心。」胡民樹笑說。身為台灣天燈達人的他,厲害得自李登輝時代,已每年為總統為國家做天燈。他每逢農曆新年就會十分忙碌,急着趕回台北老家十份做天燈!最近卻難得抽空現身香港,大搞全球首個室內放天燈活動。

偷師學藝不怕打

在台北平溪十份鄉間長大的他,並不是你我印象中的樸實老師傅,他正職是生意人,副業才是天燈師傅。五十多年來,出自他手的天燈多不勝數。「在懂事時已知道有天燈這東西。每逢元宵節都會好熱鬧,好多人在基隆河兩邊放天燈許願。不過,放天燈是大人的事,小朋友圍上去就會畀人趕,我們只能走到一旁遠遠地看。

」求人不如求己,胡民樹打算自己弄一個來玩,不過大部分天燈師傅只會將技巧傳給兒子孫子, 「家對面有間雜貨店,那位老公公就懂得做天燈。我每次都躲在櫃子後面偷看,老公公發現了,就會弓起手指追着往我頭頂敲,將我趕走」。如是者看了三四次後,胡民樹便膽粗粗打算做一個給自己玩,不過身處鄉間的他卻苦無材料。

他便打起紅包祭品的主意, 「其他人幫手做紅包,拿包當酬勞,我就偏偏要墊在包下面那張紙」。那張油皮紙就是天燈的主要材料,在未裁剪之前大幅得很,做天燈綽綽有餘。

「以前放天燈都在夜晚,現在隨時隨地都可以放,下雨也不成問題。」師傅說傳統的天燈是白色,記者不禁疑惑白色「燈籠」的意頭似乎不吉利? 「現時天燈什麼顏色都有,不過以前都在夜晚放,白色的透光度最好,放上天空最光亮。」如果白天放的,選紅色就最顯眼。

雖說天燈是傳統文化,不過師傅可不死心,總想搞些新意思, 「其實天燈在形狀、圖案和數量方面都可以有突破。我就發明了用天燈來放煙花,預先算好煙花引線的燃燒時間,當天燈開始下降時就爆出煙火,效果一絕」!

除此之外,在中秋節的燈會,他做了一個巨型的大圓形天燈,放上天空時就如月亮一樣。

「中秋節無月亮,我們也可以自己做出來。」天燈的創意可以無限,全在於製做者的心思。

傳統工藝揚名世界

多年來最讓他最難忘的是千禧年的元旦活動, 「當年台灣發生九二一大地震,死了很多人,我就做了一個好大型的白色天燈,寫上『台灣加油』的字眼,正好有國際電視台轉播世界各地跨年情況,十份的天燈活動就代表了整個台灣,幾乎全世界的人都看到我們的天燈」。大家在午夜倒數時都感動得淚流滿面,為那年傷亡慘重的同胞,也為國際對天燈文化的重視。

近年的天燈節均搞得有聲有色,每次都吸引了數萬人湊熱鬧,除了師傅一手創立的天燈民俗文化發展協會大力推動之外,政府亦有出錢支持,不過師傅講起這點就大表不滿, 「政府的錢,只有一成是真真正正花在天燈上,其他的都花在宣傳、搭舞台、請明星歌手表演身上」。原來這種現象不只在香港發生,台灣亦如是。

12.1.2011︰演奏家蘇明村︰管風琴不是有錢人玩意

「我八十年代畢業回香港,當時本地識彈管風琴的人,十隻手指都數得完,不過自尖沙咀文化中心啟用後,情況好得多,至少多個演出的地方。」蘇明村笑說。

無論讀書或工作都離不開音樂界,蘇明村足迹遍及香港各間音樂院校,現落腳於香港教育學院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音樂部,當一名助理教授,教的是鋼琴與音樂史。

學管風琴有樣睇

「在我們音樂圈子裏,一看就知誰彈管風琴,因為我們每次彈奏時都要執得好正,穿着成套禮服;相反,其他範疇音樂家的衣着就隨意得多。」記者看蘇明村一身深色調的輕鬆打扮,並不如他口中所講的「正式」,全因今天只是練習,不是演出。

蘇明村愛上管風琴都是機緣巧合,他在中學時一向有彈鋼琴,不過自無意間聽到管風琴琴聲後便驚為天人,興起學習的念頭,直到英國攻讀鋼琴學位時,也不忘副修管風琴。

「學校學管風琴的人不少,租到琴來練的機會不多,不過好在外國教堂大都有管風琴,分別只在於電子或是機械操作。」因此每位同學都各自與教堂打好關係,就像醫生掛牌一樣,與教堂協議好借用管風琴練習, 「人地借得畀你,當然要有所付出,我們就會成為該教堂的管風琴手,遇上禮拜或其他節目時,都會幫手演奏」。人生地不熟的蘇明村直到第二學年才找到「掛牌」處。

作為管風琴愛好者,他們為爭取練習機會,晚上更會在教堂練至深夜, 「有次練琴時,不斷傳來燃燒蠟燭的味道,初頭都不以為意,後尾才發覺大堂處正放着一副棺材,原來明天那裏要舉行安息彌撒」。黑暗又空曠的大教堂,只開了管風琴上方的一盞小燈,加上發現棺材的陰森氣氛,蘇明村怕是這輩子也忘不了。

彈奏者除了忙於操作數排keyboard 外,還要兼顧一整排腳掣,雙手雙腳忙得很,彈奏快歌時,便恍如跳舞一樣,可謂視覺聽覺效果兼備。

「因為要踩腳掣的關係,演奏者着的鞋也有特別要求。」蘇明村剛換上的黑色皮鞋,看似平凡,其實別有乾坤。

手腳並用如跳舞


「在香港買不到這種鞋,要特地從外國訂回來。」這雙鞋子的作用很大,一是保護腳掣,二是保護彈奏者的腳,免得受傷。

踩腳掣也會受傷? 「這不出奇,掣與掣之間也有空隙,話不定會扭親腳。」鞋的構造有竅妙,正如舞者的技巧鞋一樣,保護雙腳之餘,也有實際功效。「鞋底要平均,不能有踭。因為踩腳掣時腳尖腳踭也會用到,有踭會妨礙『腳感』。

」另外,鞋的兩邊也不能有底包邊…… 「因為會妨礙『腳感』!」記者也忍不住衝口而出道。

蘇明村平日忙於教書,但仍不時四出演奏管風琴,不過在香港練習管風琴的機會不多,惟有在為數不多的教堂間尋覓,可惜即使有,也是電子管風琴,不能與文化中心的機械管風琴比較,「香港的管風琴風氣當然不能跟外國比較,大家的文化與傳統都不同」。無錯,始終聊勝於無。

6.1.2011︰電影搜集者何美寶︰我要集齊所有香港電影

如果諸君還認為電影資料館是老餅玩意,那就不要怪記者笑你過時兼老土!位於西灣河的電影資料館不就腳也不起眼,卻是卧虎藏龍之處,有眾多電影狂熱分子身在其中,何美寶就是其中一位。

撈電影汁食飯長大

「我的職位是『藝術行政』,名片上的是電影資料館電影搜集經理。」何美寶笑說。她自2001 年電影資料館成立時便走馬上任,可說是跟資料館同步成長,入職十年至今敬業樂業得很。「我是撈電影汁食飯長大的。」興趣不是天生,還是多得爸媽每晚食飯時習慣開着電視,讓她自小邊食邊看港產電影長大,不知不覺就看出興趣來。不過興趣與專業還是有分別, 「我入館時只是一張白紙,純粹喜歡看電影而已」。

「外人總以為電影資料搜集、收藏的工作很容易做,事實上,我們是非常專業的!」不說不知,原來全世界從事這一行的只有約五千人,最巴閉是無課本無課堂訓練,這行講的不是學歷,而是經驗!

「這都是多得『老影人』傳授知識,加上經常飛去其他國家與不同的電影資料館專業人士交流,才能成為有經驗的『電影搜集者』!」皆因她曾遇上電影專家,他看的電影數目多,每部至少看七次以上!

記者發覺館藏確實「濫」得很, 「我們什麼片都收,只要是香港製造的,年份不設上限下限,也無分層次高低」。換句話說,即使是三級色情片、眾人口中的爛片也是收藏目標,最近的收藏品就是《十月圍城》!至於最舊的收藏就是1926 年《從軍夢》的劇照。

「即使近年濫得很的獨立電影也有收藏,不過現時只限得獎作品。」另外,凡有關電影的物品也是她的目標,如海報、宣傳照等,甚至乎道具、拍攝器材也不放過!

收藏寧濫勿缺

「濫收」是挾着大條道理的, 「每部電影或多或少都反映了當時社會實況、價值觀、生活方式等,意義很大。難保他朝一日不會興起研究色情片熱潮,世事誰說得準」!怪不得她跟她的工作團隊自喻為「乞丐」——凡見有關電影的物品也想據為「館」有,為的只是提供一個資料豐富的電影館,給大眾認識或研究香港電影文化之用。

記者發覺雖然館藏過百萬件,不過展出或是放映的不算多,撇除尚未修復或損毀的原因,全是「三份原則」作祟! 「收藏品要集齊三份才能公諸於世,以影片為例,第一件是影片菲林的真身,每一下觸碰也是耗損,矜貴得很,直到找到第二件拷貝,才能忍痛再copy 多一份作展覽或研究之用!」如今搬得上大銀幕重映的電影,確實花了眾多人力物力才能做到。

影片的貢獻大都源於邵氏、國泰等片商,不過周邊物品還是多得普羅大眾的支持。「不少老人家是不可多得的貢獻者,他們曾經年輕過,當過瘋狂粉絲。有位老婆婆拿着幾個舊曲奇餅罐來敲電影資料館的大門,當中可是她收藏了數十年的寶貝明星照,年代久遠得連六七十後的電影狂熱老手也認不出相中人來!」一邊廂婆婆感謝資料館對照片的收留,另一邊廂何美寶也萬分感激婆婆的奉獻,還請她幫手記錄相關資料呢,不過令她唏噓的是,婆婆有此決定是因為怕自己駕鶴歸西後,珍藏頓變垃圾扔掉。

普及香港電影文化,還有很長遠的路要走!

23.12.2010︰藏日治時期聖誕飾品 曾偉文︰人當草,我當寶

收藏家應該不是一種職業吧,正想請教眼前的曾偉文,不過收藏家的「家」字還未說出口,他已搶着說︰ 「我只是收藏者,擔當不起『收藏家』個名。

」那他最近搞的懷舊聖誕珍品展又是什麼一回事? 「我收藏這些舊東西是剛好有儲開,沒有刻意去找,而收藏品背後的故事也不是全部都知道……因為我懶,沒有繼續追查下去。」

歷史可溯上世紀初

依曾偉文所說,住在村屋的他,只是在家中佔滿整層樓的無數收藏品中,從一個又一個的大塑膠箱中翻出有關聖誕的東西而已,接着就舉行展覽,自那一刻起,他暫時從設計師搖身一變成收藏者。

記者現場所見,展品放滿一個又一個玻璃櫃,有白瓷人手彩繪燈泡、日軍侵華時期用的日本聖誕飾物等,少說也有上百件,展品最遙遠的歷史差不多可追溯至上世紀初!原來部分展品是由家族流傳下來,其餘的都是曾偉文無意間收集得來,「真的多得身邊那些喜歡收藏的朋友,他們平日得閒就會捐窿捐罅去尋寶,知我鍾意這些東西,見有好嘢就會通知一聲。」「我那些朋友才是真正的收藏家!他們很專業,除了收藏物件之外,也一定要翻出背後的故事,徹徹底底搞清楚來龍去脈才會罷休!

很厲害!」他輕鬆地笑說,對於自己的「懶」一點也不以為然。

正如那串日戰時期的聖誕燈泡裝飾,都是拜朋友通知,曾偉文才從深水埗一間殘舊得就快拆掉的電器舖找到, 「如果我不坐言起行,這串燈泡一早去了堆田區啦。」真的應了他所說那句「很多收藏品都是他人棄之如草芥時才收回來的。」記者見展品全都標有詳細caption,根本不像他「懶」得尋根究柢的行事作風, 「故事當然是從看店老伯口中得知。三四十年代,白瓷聖誕燈泡好流行,市面上的聖誕老人多以大頭公仔造型出現。

」接着日軍侵華,香港在平安夜淪陷, 「日本人來到香港都要過聖誕節,那時就從日本運來一大批裝飾物,之後就輾轉流傳到現在。」

嘆本土文化漸褪色


一講起聖誕飾物歷史,他就滔滔不絕︰ 「最早期是傳統的球形雪球,在二次大戰後就加入了地區名勝,如自由神像等造型的鐘鈴形及半圓形雪球。

後期就出現了前衞的方體形及樽形雪球興起,當中還有可一分為二的組裝雪球。」在五六十年代,有好多用乒乓球膠製的聖誕裝飾品, 「不過要保存這些膠製的飾品好難,又不可以被太陽曬,又不可以擠壓,真的很容易變黃變脆壓爛。」基本上,曾偉文收藏的東西是沒有什麼原則, 「我一定要先被外表吸引了,才會有興趣。」從事設計的曾偉文毫不諱言地道。不過吸引的定義因人而異,還記得記者初到展場,欣賞着精緻的水晶球展品時,他一邊解說,一邊透露出自身的愛好,「這些來自德國的產品,手工精緻得多,不過我始終喜歡中國自己造的。」回想上世紀初,中國輕工業發展尚在起步階段,無論物料或手工等,根本不能與外國的比較,不過他就是喜歡那種紅得暗啞,一點也不鮮艷的聖誕老人模樣!

「朋友一向都說收藏品要值錢,除了看物品本身價值之外,還要視乎有無集齊整個系列,或是掌握物品背後的故事。缺了,價值就會大打折扣。」話雖如此,不過記者看來,曾偉文根本不在乎收藏品值錢與否,更表示割愛給朋友也無妨。

讓他慨嘆的只是商品化幾乎侵蝕了本土文化, 「我做設計的,自然明白現時公仔或logo 的製作只有一個大方向,就是無論印在什麼地方都適用的logo,杯杯碟碟、衫褲鞋襪等。」現時市面上的聖誕飾品也不例外,全都印上變化不大的公仔圖案,至於本土文化?

誰會想起呢?

18.12.2010︰ 八旬舞者趙華樂︰好似變番細路仔!

你未聽過今日舉行的全港長者舞蹈節並不出奇,雖然已經是第三十屆,但注目程度仍是難及其他舞蹈比賽。千萬別以為只是一班老人家柴娃娃揮手擺腿的小玩意。見識過他們厲害的,準大開眼界!

趙華樂,他跟陳應祥紀念老人中心的學友們正是今年舞蹈節比賽的參賽隊伍之一,他已是第五次參加比賽。

穿紅戴綠跳現代舞

這天,記者特地去探班。在人群中,一眼就找到趙華樂,那位剛練完舞的伯伯。他穿一身鮮粉紅色、綴滿彩色花邊登台舞衣,頭戴假髮,還有花朵插草帽,打扮得「花枝招展」。見他拿着長棒擺好post,旋轉踏踢扭腰揮捧樣樣齊,靈活得很,還帶點小朋友獨有的頑皮喜感,十分有趣,原來他跳的是現代舞!

眼前的是八十多歲的長者,雖然記者一點也看不出來, 「身份證上寫就八十一歲,實際上……哈哈,今年就八十三歲啦!」操着台山口音廣東話的趙華樂,秀完舞步後一點也不氣喘。

「學跳舞當然不是為興趣,前幾年試過輕微中風,醫生叫我去運動。我驚翻發嘛,又剛巧行過中心,見有舞學,就參加了。」五年多的跳舞生涯,不但令他身體好,大肚腩也消失了。

男人到社區中心跳舞好像幾冷門, 「係吖,班裏面有十幾個人,我未入去之前,只有一個男人,現在有兩個啦。尷尬?點會,學跳舞而已。凡要擔大旗耍大旗的,都是男人做,幾好!」聽說有運動底子,學跳舞容易些? 「我一向都無運動,以前返工忙嘛。」退休後總有時間? 「退休後做得最多的只有兩樣,一是食煙,二是打麻雀。」一邊說一邊鬼馬地豎起二指裝作抽煙狀。

「不過現在這兩樣『興趣』都戒了。」

年紀大不一定機器壞


為了每年一度的比賽,至少要花半年時間準備,「跳舞不難學,不過初時要花些時間才跟得上。」他聳聳肩,一臉淡然,卻隱隱透出絲絲得意之色。不過見記者懷疑的神色,勉為其難補充多一句︰ 「留堂補習吓就可以啦。」「其他人總以為老人家年紀大,手腳一定不靈活。」平平淡淡的語氣卻帶點不與他人計較的意味。

記者即時醒起他剛才示範過的工字步! 「剛開始時姿勢是會有點僵硬,我都跳到好像『刨木』一樣,不過慢慢就OK 啦!」一段三數分鐘的舞,動作一定不少, 「我的舞步全部記得!」他可說得斬釘截鐵。「只是有時搞錯左右而已。」說罷即時從左而右舞出一雙蓮花手,證明出錯只是偶有發生的小事。

「記得第一年出去比賽,我們那隊拿了四個大獎,真的很開心!我雙手都捧不起四個獎盃。」得獎是對他們努力練習的肯定,事實上跳舞已成為他的生活重心。

「學跳舞很開心,閒時與學友們出去食飯、旅行,不知幾快樂!生活圈子比以前熱鬧得多。」他笑得一臉滿足。

見他生活如此快樂,不禁想起近年出現的隱蔽長者,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可能他們喜歡安安靜靜待在家,或者留在家打麻雀,就好像我以前一樣。

不喜歡熱鬧不喜歡交朋友,不代表有問題。我見到有些老人家是身體不好,想出門都難,免麻煩才留在家。」可能「隱蔽」二字太負面了,以「深居簡出」來形容,可能更貼切。

13.12.2010︰動作音樂劇導演羅啟仁︰ 揚名海外才回歸中國

國產音樂劇要打入歐美市場,繼而登上百老匯劇目名單,究竟有多難?

動作音樂劇導演羅啟仁說︰ 「很難,十分難,如果將中國演開那種古典舞照瓣煮碗的搬上外國舞台,絕對行不通,大部分外國人對於不是自己熟悉的東西,看不明白就不想懂,更加不想看。」

敗筆在節奏緩慢

難雖難,他帶領的劇團卻憑着一系列以中國特色為賣點的音樂劇打入外國市場,最近他就以搖滾動作音樂劇《美猴王》奪下加拿大演劇界至高榮譽多娜最佳舞蹈編排獎(2010 年),這絕對是立於國際舞台的一種肯定。「中國的舞劇很有特色,記得十多年前第一次到北京看他們表演時,我被表演感動了,不過感動我的是演員扎實的功架,那種毫不『惜』身的演出。」長年處於國外,一直浸淫於西方藝術的他,未曾感受中國文化的精深偉大,直至退休後北京之行的剎那間刺激,竟令他興起自組劇團、宣揚中國文化的念頭! 「我是美籍華人,很清楚西方觀眾要的是什麼東西。我搞的劇目一開始就打算在國外演出,我想將中國文化帶到海外,讓更多人有認識。」碰錢投資後,他不是閒時巡視、說些不痛不癢鼓勵說話的老闆,而是身體力行,包辦了劇團製作人、編劇與導演三職的文化界新鮮人! 「舞台演出最重要是tempo!照抄荷里活式的百老匯音樂劇是無可能成功。」「我抽出傳統中國故事的精點,如牛郎織女、兵馬俑等,演的劇情較簡單,再加入大量的動作表演,如武術、雜技、歌舞、中西樂並用等。

總之動作要精采,變化要多,要將tempo 變得輕快。」不少人認為他打造的動作音樂劇「故事簡單,裝飾華美,以純娛樂來體現中國元素」,他對此評價不以為然, 「百老匯音樂劇本來就是內容簡單,以視覺效果取勝。」「記得初時在北京演出後,收到好多批評,說這種表演是『雜碎』。」他自豪地說︰ 「批評歸批評,後來他們也將這種形式表演搬上舞台。

有爭論就是好事。」此後一齣齣作品相繼推出,如《大唐貴妃》、《兵馬俑》等在歐美演出場次以百場計。

致勝於視覺刺激

「我的劇目是介乎娛樂與文化藝術之間,演出要娛樂性十足才有吸引力,這要靠包裝。有包裝才能吸引國際觀眾,動作是世界語言,即使他們聽不明演員在唱什麼,光憑動作也能知道故事發展!」打着迎合國際觀眾為大前提的製作,要找到合適的創作人員也不容易, 「上一輩的文化人士很有實力,但他們那一套太根深柢固,改不來,縱使有扎實功架也無用,反而新一代的創意十足,我的製作班底很多都是八十後。」「很多人都以為外國人一定喜歡中國元素,事實上是完全兩回事,亦有人以為中國傳統表演太死板吸引不到國際觀眾,認為加入完全看不明白的『現代』演繹手法才夠吸引,其實全部都錯。」他初時找來的創作人員,就誤以為他想要的是這種超現實的風格。

「正如《美猴王》中的人物全部都是虛構,可以加入魔幻元素,但不是什麼也加入魔幻才叫好,今次我就加入搖滾,這與人物、動作配合得很好,新鮮得來又精采。又如《大唐貴妃》可以有更多想像空間,不過唐朝始終是唐朝,服飾還得有根據。」中國元素為本,西方劇目形式為用,外加動作多多變化十足,可能這就是動作音樂劇成功進佔西方市場之方程式。

11.9.2010︰荷蘭馬斯垂克大學 留學於大麻與性情趣用品混雜的都市

提起荷蘭,我會想起鬱金香、風車、大麻,但原來與謝秀怡相比,我對荷蘭的認識已算多——她在當交換生之前,對即將來臨的一切也茫茫然,其實這不算壞事,你可以說她粗心大意,但我卻覺得可為這趟留學生活增添更多驚喜。

在香港大學修讀社會科學學位的謝秀怡(秀秀),一副嬌滴滴的樣子,掛着可愛笑容的她在我跟前回憶着荷蘭留學生活的趣事。她之所以到荷蘭留學,不是基於什麼偉大的抱負與計劃,一切只能說是神推鬼擁。「我無想過去荷蘭留學,出發之前,我都不知道荷蘭在歐洲,亦不知道荷蘭用歐羅,更不知道當地人講荷蘭語。」至於到當地留學的原因,則十分簡單直接,「既然拿到荷蘭當地大學的Offer,那就執包袱出發。」其實世界那麼大,去哪兒也不緊要,因為秀秀留學的要求只有一個,「只想選個講英文的地方,就不怕溝通困難。」以英文為第一外語的荷蘭,完全符合她的要求。

大學與城市融為一體

秀秀選的Maastricht University(馬斯垂克大學,簡稱UM)位於荷蘭東南部的Maastricht(馬斯垂克),是一座幾乎沒有高樓的小城市,放眼望去,寬闊的道路,疏落的三兩行人,氣氛悠閒寧靜。「老城市,沒有首都的繁華,好悠閒,不是商業區,只有生活必需品提供。」與香港的繁華是兩極分野。荷蘭的大學沒有校園區這回事,大多數與城市融為一體,而UM更與城市「融合」得十分徹底,如非教學大樓門口處那個小小招牌可作區別,基本上與隔壁的住宅或店舖分別不大。「學校都算有一幢主樓,那裏有餐廳嘛。」上課的感覺就像上補習班,根據時間表到達指定的大廈與課室便是。「學校分散在整個城市,我上課那座樓,隔籬就是麵包店,另一邊就是文具店。」至於學生活動、新措施、班上消息等,全靠電郵聯繫。「我估學校應該是用e-mail來發布消息,不過內容都是荷蘭文,我都不知道講什麼。」秀秀直言對學校的歸屬感不大。

根據官方資料記載,荷蘭的大學是採用創新的「解決問題系統」教學模式,看似頗有新意?名堂多花巧好聽也不重要,模式是以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和自我規範為重點,正如大多數的西方國家的教學方法一樣,換湯不換藥吧。

秀秀的半年交換生生涯,只修讀了兩個學科,聞者無不訝異,偷懶嗎?「當地大學生每學期修三科,大學三年共六個學期。」屈指一算,畢業時豈不是只讀了十多科,本地大學一學年修讀的科目也是這個數量,「當地的科目不像香港分得如此微細,正如我讀的Globalization(全球化),它就像中學的中文科一樣,當中包含了好多東西。」每學科平均一星期上三節課,兩堂是Tutor,一堂是Lecture,其實這制度也有好處。「同一時間只可讀一科,不會出現科目重疊的弊病,學習可以專心一致,真正清楚自己在學什麼。」

學校宿舍前身為醫院

與組員討論和合作是唯一結識荷蘭同學的方法。「學校分得太散了,學生好少集中在一起,加上我們的宿舍又規定只供國際學生住,上課是結交朋友的好時候。」學生宿舍只是城中其中一幢樓,不過它最能讓人感受外國與中國文化的分野。「有幾幢大樓連在一起便是宿舍,這裏前身是醫院,現時走廊牆上仍保留醫院獨有的特大扶手,至於我住的地方就是病房改裝的。」雖則是病房改裝,秀秀說並不讓人覺得恐怖,甚至比香港的大學宿舍還要漂亮,但唯一無變的是最底層仍是門診診所。住在前身是醫院的舊樓,中國人的傳統思想怕是很難接受。

因宿舍是舊樓改建的關係,很多設施也要共用,如沖涼房,「初時真的覺得好尷尬,男女共用之餘,洗澡間的間隔亦不高,洗澡時大家可以『眼神交流』,一面洗澡一面聊天是平常事。」

景色佳行路未嫌累


秀秀很喜歡荷蘭悠閒生活的調子,「城市的交通只有巴士、單車、行路三種,聽說的士是Benz,我在街上未曾見過,應該要好好彩才能看到。」又聽說荷蘭是單車之城,「單車在當地超普及,總之有馬路的地方就會劃一條線做單車路。」秀秀不想買單車,又嫌巴士收費不划算,那只能行路上學,一程約半小時。難道那邊天氣好,行都不覺辛苦?「那邊天氣好,空氣好,天空又藍,超舒服的,沿路又有風景看,行一小時也不會覺得不舒服,與在香港走一小時的感覺完全不同。」即使去火車站、中國雜貨店要走一小時的路,秀秀亦照行如儀,「有次我想煮豆腐粉絲煲,為了材料特地行了一個小時去買。」來回豈不是要兩小時?她甜笑着點頭,不以為忤,因為「時間在那邊不太重要」。

滿街大麻與性趣用品

當問及秀秀對荷蘭人的印象時,她笑說他們十分善良隨和,而且很自制,「荷蘭可以合法食大麻,雖然食完大麻的人會好high,控制不了自己、哈哈大笑或是喋喋不休,不過我未見過學生上課時出現這種情況。事實上,大麻不是一種隨街都可以執到的東西,是有限制的。」只有荷蘭的coffee shop才是合法食大麻的地方,至於正正經經飲coffee的就要到café,「其實coffee shop沒什麼大不了,好平常的,我行去學校的半個鐘路程都會經過幾間coffee shop。」而且當地的性情趣用品店舖也隨街可見,「我學校對面就有間性情趣用品店,不過隔壁就是幼稚園,當地人好像無所謂,無意識要避忌,而且整個櫥窗都是『嗰啲玩具』,一眼就看到,真的不知小朋友見到會有何反應。」周圍都是大麻與性情趣用品?家長聽見肯定怕怕,不過留學生活就是要體驗不同文化,這些何嘗不是當地的本土文化。

4.9.2010︰耶魯大學 輕鬆入讀美國高尚學府

出生於香港的黎璟軒(Kathryn),中學時讀國際學校,學的是通識教育,未曾受過本地「專科」教育的薰陶,其後考上美國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修讀Economics及International Studies雙學位。一切看似水到渠成,不過她笑說從未想過自己竟然入到眾人口中的Top School,幸運而已。

耶魯大學位於美國北部紐海文城,學校大部分建築物集中在城的某一區,沒有架設圍牆,「古典風格建築物大多數屬於學校,周邊都是普通建築物。第一眼見到學校的歌德式建築時真的十分震撼。」頂級學府與書呆子之間不是等號,「入學後發覺耶魯學生好聰明,並不是書呆子,他們說話有智慧,也會勤力讀書,不過卻是非常之重視全人發展,差不多人人都懂音樂、戲劇或藝術其中一樣,整個學校好有藝術文化氣息。他們亦會舉辦好多活動,真不知他們何來那麼多時間!」

耶魯重視全方位發展

以美國的大學來說,很少以本科為重點,耶魯大學偏要別具一格,以本科教育為重點,大學一二年級實行全科教育,「Yale教育是全方位發展,即是常說的通識教育,基本上在大學首兩年修讀任何科目都可以,不過學生至少要修讀兩個科學、兩個人文社會、外語、數學及寫作等『基本科目』。」每年大學派發的課程目錄「Blue Book」至少有二千門科目選擇,學生無可能找不到自己興趣所在,讀商科的Kathryn遂選了有趣的天文學作為科學類科目之一。

學校課程選擇多之餘,同一科目也可能出現大班小班兩種模式,學生可自由選擇,「大小班都有教授的,不過大班有百多名學生,小班Seminar只有十多人。另外也有專為一年級開設的Freshman Seminar,讓初入學的同學有機會與教授接觸。」兩種課堂模式的教學有分別的,「大班通常另有小組討論,如星期一及五有課,星期一就是有PA在場的小組討論,約十至十五個人一組。雖然與教授交流的機會不多,但一定可與PA交流。」關於計數、用公式的大都是大班,小班交的功課是論文,自然與教授有較多交流機會。「我幾乎都選Seminar,學生亦嫌Seminar數量太少,大家始終都想多些親近教授。」Yale的學分制以三十六分為學士畢業標準,以四年本科課程八個學期來計,每學期平均讀四點五分就足夠,「大部分人不會讀四點五分就『收工』,我好多時都是修五點五分。」事實上,學校沒有限制學生每年修多少學分,那是否快讀快畢業?「當地人不會趕着畢業,Take gap year是平常事。」

一視同仁不設獎學金

「我學院的Dean(學監)就言明,每人每學期最多修六分,過了就要見他解釋。」容易說服嗎?Kathryn的朋友打算修六點五分,他之前修五點五分,成績全拿A,現在讀六點五分自覺也能應付得來……即使說得天花亂墜,最後也要學監肯簽紙批准才成事。

耶魯大學學費一點也不便宜,本科學費每年4萬多美金,而且不設獎學金,「沒有獎學金的原因好簡單,學校認為入讀的學生都好聰明,無須再分高低,不會因為某人分數高零點一分而提供多些金錢援助。」幸好還有資助學費政策,「資助學費亦要視乎學生有沒有實際需要,即使國際學生也一視同仁。」只要學校認為學生夠資格入讀,便不會發生無錢無書讀的情況。

「我有好多朋友不用給學費,雖然學校會提供資助,但學生都要幫學院做事來抵消,例如為學院打工。」「Work hard play hard」是耶魯學生常掛在嘴邊的說話,學校的活動自然也不少,當中有些名為「秘密組織」的學會,成員只有十多人,他們會有自身的規條遵守;最著名的「骷髏會」就專出政客總統,神秘色彩濃厚,「聽聞秘密組織挑選會員不會公開招募,可能突然有人走近問你是否有興趣入會,如果點頭的話,對方就跟你聊天閒談,情況就如面試一樣,之後再與其他會員『面試』。」能獲得組織青睞是榮幸?「好多人都未必入會,因為入會後要用好多時間與其他會員相處。如果因為組織名氣入會,而不是真心喜歡其他成員就會好辛苦。有些人也會覺得身邊已有很多朋友,無須再特別加入『小圈子』。」說穿了,秘密組織就像一個小圈子,入會關鍵在於與其他會員是否相處得來,對個人的學術成就、課外活動成績都不太在意。

學生閒聊愛議政治

學會除了吃喝玩樂性質之外,也有不少「正經」學會。「政治是受歡迎科目之一,學校有不少以政治為名的會,不時討論政治議題。」學生平日閒談也會就這些話題發表看法,「我經常被問及對香港的一國兩制看法,我不覺得這是嚴肅話題,就如一般閒聊。即使我們香港人去到美國,聚會時都會討論香港近來發生的事。」頂級學府不要死讀書的學生,當耶魯學生就不能只專心讀書。Kathryn笑說︰「認真讀書不代表不能玩樂,不能體驗,Yale學生在這方面都平衡得很好。我都有參加好多活動,更是Hong Kong Club的負責人,更有時間做Part Time Job。」一言蔽之,work hard play hard,享受留學生活,別讓頂尖學府銜頭壓住自己。

28.8.2010︰美國南加州大學 積極玩樂 學得更多

體驗外國文化、學習獨立,這些千篇一律留學的理由,李志聰(Kelvin)不太在乎,於他而言,交換生的留學生活就如Honey moon一樣,是緊張的學習生涯中一個美麗假期。

「我選擇exchange是為了玩。在香港讀書要勤力,如要拿好成績就要更努力,不過在外國留學只要求考試及格、拿到學分就可以。」Kelvin就讀於中文大學Business Administration-Econ and Finance,他說香港學生讀書的壓力大,難以擺脫終日溫習的生活,直到大三時,他終於可以來個大解放,遠渡美國洛杉磯的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C)當交換生,徹底貫徹玩樂與讀書兼備的輕鬆生活。

外國地大遼闊,想像中的大學校區應是一望無際,不過當Kelvin千里迢迢來到這間在美國西岸屬數一數二的私立大學門口時就儍眼了,「學校外觀好平凡,校園比中文大學還要小。」幸好內裏別有一番景象,校方對形象打造十分用心,首重建築物外觀,「建築物裝修得好高貴,大部分採用紅磚建的,還有羅馬式建築風格的圖書館,每處都想突顯學校好漂亮及富貴的形象。」

「溫室學生」之名不再

學校成立百多年,雖然談不上擁有深厚的傳統學術文化,不過她的背景卻十分有趣,「很久以前,USC被戲稱為University of Second Choice,全因在加州流傳一個笑話︰學生有錢又聰明就去讀史丹福大學;學生無錢但聰明的,便去柏克萊大學讀書;學生有錢但不聰明,就選USC;至於無錢又不聰明,只好送去加州大學。」人們視USC學生為「 溫室學生」,不過隨着時代改變,USC也很爭氣,新生水準不斷上升,錄取的本科生成績早已超越了柏克萊大學,與同城的宿敵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相比亦不分軒輊。

美國的開放風氣不用多說,直覺推斷,讀書生活應該自由愜意,事實上卻考試小測不斷,功課繁重,「上課時做的Case study,其計分方法很簡單,有做就會及格,至於額外分數的就當是bonus。」Kelvin很享受課堂的熱鬧氣氛,皆因學生勇於發問和回答,「學生的自信來自教授的肯定和鼓勵,當學生發表意見後,無論好醜,教授都會以『You make a good point』來回應。功課亦如是,即使做得多hea,教授都會找出『good point』來鼓勵。」種種正面因素讓學生擅於演說及溝通,也建立了自信。

「他們討論project時,每人都搶住發表意見,因為講慢些,可能就此拍板定案,所以他們急得一個人還未說完,另一個已搶住講,十分積極。創新思維就由此起。」

學生多聊世界大事

與美國同學的同居生活,讓Kelvin意識到兩地文化的差異,「香港一向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同儕間很少提及社會政治話題,而我的美國同房就喜歡與人討論社會、政治議題。」某次Kelvin與友人聊旅遊的事,他卻愈問愈深入,話題觸及內地的一孩政策,或是中國十三億人口持續發展下去會帶來什麼後果……「我本身也不熟悉這些,在香港只會說最低工資等社會議題,怎會想到國家發展該如何走,這些是大學的論文題目,要寫幾千字的。不過我會盡力回答,而他則會繼續追問,就像記者做訪問一樣。」USC不止學習風氣盛,玩樂氣氛也很濃郁,例如USC學生自稱為特洛伊就源自一次對外比賽時,由劣勢反敗為勝的精神,因此學校的吉祥物就是「Tommy Trojan」,一個騎着白馬的特洛伊人。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特別手勢,「這個fight on手勢正是港女最喜歡的V字勝利手勢,學生在比賽時會以這個手勢來打氣,我第一次見到時都疑惑那些人究竟在做什麼,沒事幹嘛不斷『yeah』?」

運動項目最受歡迎

Kelvin笑說,外間以為電影系為USC的招牌,其實令學生瘋狂的並非看戲,而是校際運動比賽,「USC的美式足球十分出色,經常拿下賽事獎盃,學生為此感到自豪,而在賽場上經常碰面的UCLA,便順利成章成為宿敵。」學生會在賽前一星期舉行誓師大會,所有球員都會出席,現場放有學校吉祥物,當中最重要的環節是焚燒一隻用紙做的巨大熊仔,這是UCLA的吉祥物,至於學生也會買一隻小熊公仔於地上拖行,意義不言而喻。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敵方還會派間諜踩場示威,「UCLA的學生好勇,單人匹馬闖入我們的校園,爬上特洛伊像示威。USC學生除了喝倒采之外,還會扔水彈,回敬一堆粗言穢語來將間諜趕走。」美國的大學生活多姿多采,從Kelvin邊說邊笑的回憶中,可見他十分享受這次「假期」,當問及如何選擇留學的國家時,他說︰「在選擇前必須清楚自己的留學目的,為了求學問求分數?還是為了體驗文化的輕鬆生活?目標明確後就不會三心兩意或後悔。」 

14.8.2010︰劍橋大學 濃厚學術氛圍

有機會拔尖入讀大學,剛會考放榜的他不太在乎,適逢留意到英國升學資訊,坐言起行,瀟瀟灑灑出國留學讀高中去了,之後又在天時地利人和下,入讀世界級著名學府劍橋大學,他今年剛完成統計科學碩士課程,掛上劍橋大學畢業生的閃亮亮名牌,他就是陳宜璟(James)。

英國有兩間暗中較勁了數百年的世界級名校,分別為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它們同樣讓學生趨之若鶩,可惜早有明文規定,學生不能同時報讀兩間學校,「基本上,高考成績有三個A就可以報考劍橋或牛津。」James手握足夠籌碼,卻拿不定主意報哪一間學校,為此他特地親身一探究竟,牛津大學位處熱鬧城區,生活多姿多采;劍橋大學坐落的地方就像郊區,環境寧靜優美,自言個性較靜的他不用多想就選了劍橋大學。

聽說名校喜歡以刁鑽問題為面試內容,「我相信不同學系或學院都有機會出現很奇怪的問題,但以我自己及身邊朋友來看,卻沒有出現這種情況。」早前有消息指劍橋大學收生時不太理會學生的自薦信,一切以學術表現為依歸,「報考時要附上一篇自我介紹文章,不過考官在面試時對此隻字不提,只不斷問數學題目,純學術性的。」以報讀數學科來看,學術成績十分重要,課外活動表現顯得微不足道。

治學嚴謹樸實

James表示,「面試幾乎與考試一樣,要預先做足準備,考生有一小時做試卷,之後帶着試卷見兩名考官,他們會在你不懂做的地方給提示,讓考生再試,如果仍然做不到的話,他們會再多給些提示。其實這過程是講啟發性,他們根本不預期我們會完成整份試卷。」如果最終仍解答不了題目,豈不是沒有入學希望?「不一定,他在乎的是學生思維方式。究竟是某些地方想不通、想錯了方向,還是根本性的概念出現問題。」一言以敝之,面試全靠實力取勝,無技巧可言。

「劍橋大學最古老的科目是數學,歷史悠久,出了不少著名數學家。」James主修的正是統計學。大學每學年分為三個學期,每個學期上課八星期,再放六星期假。平時功課不計成績,也不在乎出席率,學期尾考試就是成敗關鍵所在。以統計學來說,一星期約有十節課,教授在學期初的一兩節課,就要將所有來自不同背景的學生調至同一學術水平,「同學來自五湖四海,每個國家的課程都不一樣,因此在第一兩堂課時會重溫高中課程,也會教些大學生應該要懂的東西,待全部人程度差不多時,教授就會極速教新知識。」「教授上課時都是寫黑板的,學生就拚命抄,而且講課速度好快,內容亦較深入。教授早就講明,不要期望可以邊抄筆記邊理解,很多時在下課前的十幾分鐘只能起勢猛抄,根本不知自己抄了什麼,時間趕得不可能停筆細想。」最重要是先抄好筆記,下課後再慢慢消化。

鼓勵獨立思考

在名校的光環下,基本上入學的學生都是聰明的,James補充道︰「學生是願意就一個問題深入地去思考,喜歡思考是學生的共通點。同學可大致分為兩類,一是非常聰明,一是正常。」以筆者理解,James口中的「正常」已是聰明學生,至於非常聰明的,坊間慣用「天才」稱之。「有部分人真的『超晒班』,他們上課時會向教授提問,雙方你來我往,他們是同level的交流。」至於James對他們討論內容大都是滿腦子問號。其實天才學生只佔一小部分,一班約有五至十人,「我曾經羨慕過這些天才學生,亦有想過追上他們的學習水平,最後我終於明白『天才真是天才,非凡人所能做到』。」聰明,進而對自身能力肯定,自信亦由此而來,不甘屈居下風應是大家的特性,不過同學之間卻沒有出現所謂的競爭,「同學間的比較只會產生進步動力,大家都希望做到最好,那自然就會push自己。我不是要擊敗他人,而是對自己有所交代而已。」劍橋大學不會收只會死讀書的學生,強調在學習之餘也要懂得享樂。學院每年都會舉辦很多活動,最受歡迎的非划艇莫屬,「我第一學年有參加划艇,每朝五六點起床去練習,之後才去上課。每一學年有好多人參加,不過能夠堅持至第三學期的人真的很少,划艇實在太辛苦了。」即使刮風雷雨也無礙活動舉行,而且也有不少女生參加。「我堅持了一個學期,划艇時不能戴手套,手都長滿水泡。不過划艇的感覺很好,八個人動作一致地向前推進,向前划動的時候,整個人會好貼近河面,這種體驗好奇妙。」學生的划艇活動是開眼界的玩票性質,每年學院間都會舉行划艇比賽,最受矚目的是與牛津大學一年一度的划艇賽事,出賽的大部分是奧運選手。

劍橋大學建校數百年,大部分建築物的歷史均以百年來起跳,宏偉的歌德式禮堂、教堂隨處可見,置身其中總有種時空交錯的幻覺,「充滿歷史歲月痕迹的建築物大都成為學生宿舍,設有圓拱形大門,以及一圈一圈向上走的舊式窄樓梯。」宿舍內部現代化設施齊全,樓底高空間感強,十分舒適。學院轄下均設有餐廳,James所屬的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的規模是眾院之冠,餐廳華麗如舉行晚宴的禮堂,「餐廳就如電影《哈利波特》的場景一樣,樓底很高,正前方掛有亨利的大相,四周也掛滿學院一眾風雲人物的畫像照片。餐廳設有兩排長枱,前方還有高一級的 high table,教授院士就會坐在那裏用餐,而玻璃窗就是教堂那些有七彩顏色的窗。」濃厚的古典歐陸氣息,令用餐也變成賞心樂事。「學院每星期都會舉行一次正式晚宴(hall dinner),純社交的,大家會作正式打扮,男要穿西裝,女生也會把握機會悉心打扮一番。」James笑說有同學的目標是食勻三十多個學院的hall dinner。

7.8.2010︰丹麥哥本哈根大學 沉浸於學術與快樂國度

丹麥是世上最快樂的國家,當地人懂得享受生活,盡情做自己喜歡的事,不用為生計而煩惱,這個位於北歐的國家彷彿是另一個世界,就讀於香港中文大學的萬詠珊(Allison)自從到當地作交換生之後,便愛上丹麥的生活與學習氣氛,她正打算在當地完成博士學位才回港。

在中大時修讀物理學的Allison受到丹麥籍同學口中那美麗國家所吸引,選擇到丹麥哥本哈根大學(University of Copenhagen)當交流生。Allison對丹麥的第一印象十分深刻,因為在首都哥本哈根的大街上竟然看不到行人,「比起香港,丹麥算是細城市,哥本哈根沒有高樓大廈,街道空蕩蕩的。」

校園與城市融為一體


至於位處首都市中心的學校,更與想像中的鬧市完全沾不上邊,「比起瑞典芬蘭等北歐國家,哥大是最大的學校。至於校園大小就很難說得清楚,校園是開放式的,不同的學院大樓分布不同地方,與城市融為一體。」「與法國德國相比,北歐人的英文好些,語言障礙所引起的問題應該會較少。」Allison以為自己想得周全,到步後才發覺語言障礙的關鍵並不在英語,北歐各國都有自己的語言,丹麥人日常生活用的是丹麥語,「雖然多數丹麥人都講得一口流利英語,即使在街上見到的七八十歲婆婆亦如是,但當地大學本科差不多全用丹麥語授課,只有部分碩士提供英語課程,那時讀的正是程度較淺的碩士英語課程。」誤打誤撞下,她發現哥大設有英語教授的天文學碩士課程,正巧這是她的最愛科目,「我exchange完就報了哥大的碩士課程,修讀天文與物理。在當地來說,天文學也算是冷門科目,班上學生只有十人。」理論上,天文學研究需要不少器材,如望遠鏡等,不過課室卻沒有這些器材提供,「頂級的天文器材只會建在天氣很好的地方,如夏威夷、智利等地,我們會做觀察,也會寫proposal,其後再請當地的人幫我們做實驗。」當問及是否感到可惜時,她卻不甚在意,「這反而讓我有機會去旅行,識到更多朋友,如讀summer school、到另一個國家做研究等,我6月就在瑞典讀summer school,期間去了一個設有大型望遠鏡的天文台學習,至於下年,我會去西班牙的天文台做觀察,真正親手做的,那裏的望遠鏡真的很大,你可以整個人走入望遠鏡之中。」光看她的表情也能感到她的興奮與期待。

教學相長重思考方向

「在丹麥學校的考試好刺激!」Allison笑說。大部分考試均以oral為主,着重學生對概念的掌握,「學生在考試前會收到一份約六條的題目。考試時有兩名老師當主考官,學生自行抽出一個題目來present半小時,再接受老師的提問,期間他們會提點學生沒有提及的東西,因為他們想知道學生究竟懂了多少,而不是要知學生不懂多少。」在丹麥的考試模式下,讀書也變得輕鬆,至少不用瘋狂背書,「我發覺丹麥同學在project present的表現出色,不過在書寫方面,如計數等表現一般。」Allison很欣賞丹麥的教育精神,「這裏的功課與香港相比少得多,而且不計入成績之中,我反而覺得更有所得。老師認為即使學生功課做得多錯都好,有交即是嘗試過。」如碩士的某個課程,老師是不太教書,他會要求學生看書中某幾十頁,待下星期上課時present出來,「雖然老師是教授,但他並不是懂得所有東西,尤其是做到如此高程度的科學,好多東西都是日新月異,老師就跟我們一齊學,他會教我們思考方向,並不是傳授知識,始終都要學生自己學。學生會覺得原來自己懂得的東西,老師也未必識,那就增強了學習的動力與興趣。」丹麥人懂得享受人生,他們不會急着畢業,「當地學生讀大學不用交錢之餘,政府每月會資助幾千元,所以當地人好喜歡讀書,那些資助足夠學生生活的,如想要生活好些就要打工。」事實上,當地人讀完預科大都會去旅行,用一年時間去旅行或是做義工等,如果直升大學反而讓人覺得好奇怪,這風氣一直延至大學。

休學遊歷風氣盛行

「好多學生都會停學一年去交流或旅行,做他們想做的事。正如與我同住的丹麥同學,她讀到二年級時就拿了一年『gap year』去南美洲旅行,旅行之前他們會打工儲錢。」當地十分推崇這種學習模式,「在北歐地區,很少學生讀完本科就畢業,他們大部分都是碩士畢業,這是當地風氣。我有好多同學已經三十歲,對他們來說這沒有什麼奇怪。」作為最快樂的國家,學習也要以輕鬆愉快為大前提,始終生活開心最重要。

31.7.2010︰牛津大學 殿堂級傳統學府

眾人也在追求平等,雖然很多東西都沒有刻意標籤階級之別,不過約定俗成的觀念卻是牢不可破,正如英國的牛津大學,絕對處於學校階層頂級位置,身處其中的陳青蔚(Victor)則剛取得牛津大學maths and stats碩士學位。在我看來,這個畢業生的身份讓他全身彷彿鍍上一層金光。

世界知名的牛津大學,歷史源遠流長,學術根基深厚……牛津畢業生是一個值得自豪的身份,這在某程度上肯定了Victor學術上的表現。有人說名校生就如天之驕子,將之捧得與天高,學生也自我感覺良好而生就一副討人厭的睥睨嘴臉,不過這論調在Victor身上可得到平反,他沒有社會新鮮人的浮躁,只掛着淡淡的微笑,沉穩地將大學生活一一道來。

Victor認為入讀牛津學校只是他「運氣高人一等」,「在英國考A level要拿A很容易,大家手頭上都有四五個A,差別只在於入學面試時的表現與收生職員的主觀感覺。」面試時間約兩小時,收生職員就要在這短時間內觀察學生在未來三年能否為學院爭取好成績,「在面試時好難表現出自身的學術性,學校也不太重視學生課外活動表現,即使二胡好厲害、懂畫國畫也是沒有意義,除非表現具有世界級賽事的水準又當別論。另一方面,校方希望學生是真正喜歡自己讀的科目,也會努力讀書,最重要是不反叛、聽聽話話。」Victor認為面試沒有技巧可言,「我可以說成功入學有一半是歸於彩數,只要肯填表申請入學,超過九成人都有面試機會,因為大家成績真的相差不多。」

經驗傳授為重

曾有牛津大學教授表示,「整體教授是一種經驗的傳授而非知識的傳達」,這徹底體現在教學模式之中。大學每年分為三個學期,每學期為八星期,之後放假六星期,「以數學科為例,教授授課時間不多,每天只有一兩堂,每節一小時。教授會提供大量資料讓學生自己看,而且上課講的內容好濃縮,亦十分深入,講書的速度很快。」那豈不是追不上學習進度?

「教授會假設學生會自行看書,所以他在講課時跳step跳得好厲害,事實上大部分學生在課堂上都是聽不明白。」Victor補充道︰「有一小部分極之聰明的學生是完全能跟上教授的講學進度,他們與教授是同級的交流。」第一學年可說是適應期,學院會安排教授「貼身」照顧大學一年級生,「第一學年學生隸屬學院負責自己那科的教授,就會每星期為他上一節課,每名教授可能每次見兩至三名學生。」說得功利一點,這是與教授打好關係的好時機,「與教授見面上課一年也只是二十多次,在這一小時中多是講解作業、問功課為主,真正與教授聊天的機會幾乎沒有。」待第二學年時又未必修讀那教授的課,見面不多自然慢慢疏遠。

學有所得關鍵

「牛津的師資絕對一流,有備課便知教授講得很好,如果學生是一張白紙那樣去上課,就會完全聽不明白,之後就會無心機再聽,可能就不再來上課,一堂接一堂,就會變成自修。」學校不管學生課堂出席率,有種「認為這一個小時的課程拿來做別的事情更有意義,那就去做吧」的意味,當問到Victor的課堂出席率時,他笑說︰「事實上有好多學生都不上課,拿notes便算。以留學生的學費來算,每節課堂接近二千港元,走堂很浪費金錢!最重要是上課至少知道教到那個topic,同學問了那些問題,也知道他們的程度去到哪。」死讀書在牛津是行不通的,學生勤力與否正是學有所得的關鍵。

傳統學府的學生並不一定勤力讀書,即使牛津大學也有不少「Hea讀」學生,走堂者無分階級,「大學收的學生都是聰明的,讀書『hea』不代表考試不及格拿不到學分,他們考試拿及格是沒問題的,關鍵在於他們對自己的要求。」「Hea讀」也有及格與否的層次高低之別。

牛津大學行的是學院制,與香港中學將學生劃分為「紅黃綠藍」或「仁義禮智」沒有分別,就如電影哈利波特中的魔法學校,把學生分派到不同學院的道理一樣。學院與學校之間有着微妙關係,雖說學位是大學給的,考試是由中央管理的,不過學院各自擁有相當自主的管理權力,包括制訂院規、籌募經費、招收自己所選擇的學生等。

學院要精挑細選

學院最大功能除了照料學生食宿外,也會安排各類體育、團體社交活動,學生的生活差不多全與學院有關,這是事關學生自身未來三年的福利,因此在選學院時要精挑細選,「學院是有排名的,各學院之間存在競爭,Merton College一直是傳統頭位佔領者,學生讀書成績最厲害。其實學生不太在乎學院排名,爭的只是學院教職員。」Victor屬於St John's College,學院歷史有五百多年,每年都是位列排行榜頭幾位。至於大學的角色主要是向外代表各學院,統一安排全校課堂講授及討論會,以及統一頒發畢業證書等工作。

「入學時,學校會提供一份標明過去五六年學院排行榜資料。學生可先選兩個心儀學院,原則是必須學院收你,學校才會收你。」學院競爭除了講師資格排名之外,最重要是學院的資源設施情況,說得現實一點,即是資產與財富的多寡,雖然每間學院都設有禮堂、圖書館和咖啡店,但大小格局裝修便是分野之處,「有幾個學院好有錢,在牛津城的不同地方買下大廈作為學生宿舍,另外有些『蚊型』學院較窮或是投資失利時,基本上不能為學院學生提供足夠宿位,要他們搬出去住。某些學院設施收費出名貴,如Pembroke College專收外國學生,因為留學生交的學費比本地學生貴幾倍,而且宿舍租金也較其他的學院貴,好聽一點就是收生國際化。」學院的財富從何而來?「歷史悠久的學院可能在幾百年前買下了大片農田,後來政府回收土地發展賠錢,學院又懂得投資,那就錢滾錢,學生福利也好得多。」Victor笑說︰「學生對學院強弱排名不太上心,也不存在歧視,挑選適合自己學院才是最重要。」

24.7.2010︰德國波恩巴特霍涅夫應用科技大學 好思辯的民族.體會深厚人文底蘊

Henry(徐溢謙)常說要拜訪不同國家體驗不同文化風情,那他一定走訪了不少國家?「德國是第一站,也是我選擇當交流生的地方。」答案令人出乎意料,不過在他大學三年級時終於展開第一次文化之旅,隻身飛到遙遠的德國做交流生,親身體驗當地生活與文化去了。

Henry在香港大學攻讀土木工程,副修商業,「大部分學生會考慮到美國或英國的學校交流,德國的學校是較少學生選擇。」難道是語言的問題?「其實不懂德文也可以入讀當地學校,我讀的德國波恩巴特霍涅夫應用科技大學(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 Bad Honnef-Bonn, IUBH)是國際學校,大部分課程都是以英文為教學語言。」他補充道︰「不過始終有德文基礎會較好,對文法有認識才可較易適應學習環境。」

沒有繁華商業街的小鎮

學校位於德國波恩的郊區,一處名為巴特霍涅夫(Bad Honnef)的地方,波恩與柏林和法蘭克福相比,算是中型城市,這小鎮住的多是退休的中年人或老人,生活調子十分悠閒,沒有繁華的商業街,居民多用巴士與單車代步,下午五點大部分店舖會關門,超級市場只會營業至六七點,更沒有二十四小時營業的便利店,這便是Henry口中的「老化小鎮」。IUBH只有兩間香港中學校園的大小,十分迷你,「這學校在華人社會不算出名,其實大學排名在當地的指標性不是太強」。

皆因德國教育體制將學校分成兩大主流,「德國的大學分為兩類,如果以香港的情況來說,即文學、科學等學術性強的科目歸一類,應用的科目則歸另一類,而IUBH屬是後者。」德國人不會認為應用類學校畢業的便矮人一等,「不會有香港人所說的讀不成書才去這些學校,當地人只認為若不適合研究,或會適合一些實用性科目。待畢業後,兩類學生也沒有高低之別,只是大家向不同方向發展而已。」德國在工程、工業技術方面處於歐洲的領先位置,Henry在IUBH修讀航空管理課程,「在香港沒有這門科目,內容關於機場、航空公司的運作,以及社會或經濟體系如何影響航空業發展等,在認識航空業的同時也了解商業運作。這在當地亦算是冷門學科。」IUBH是私立大學,教學質素不俗,「大學分為公立及私立,凡入讀國立大學都不用學費,不過,私立大學的教學質素較佳,採用小班教學,即使學生少至九人也會開班,說到底也要有錢才請得動有『料』的教授,正如我讀的航空管理,當中大部分教授都是來自某航行業界的CEO或是資深管理人士等。」

學習氣氛認真積極

學校的華人學生只有幾位,間接為Henry營造了一個積極融入當地生活文化的環境。學生對學習極之認真,習慣備課之餘,更要求教授預先派發下一堂課的notes,「上課時,大家都很喜歡舉手發問,質疑教授的論點,學生與教授之間有好多互動。」課程是為國際學生而設,德文用字會簡單些,也會附上英文解釋,即使德文水準不高也能應付。「總而言之,德國的學習模式不着重背誦,重視思維的轉動。」德國人出名冷漠,Henry認為他們只是重視個人主義,「他們十分着重私人生活,學校宿舍只會安排每人一間房,他認為睡覺是個人私事,不可以給人看見。」雖然樓上樓下住了很多同學,不過他們卻喜歡「獨行俠」的生活,即使食飯購物也是獨自行動,很少要人陪伴,「他們不會邀請他人回家食飯,認為這是屬於家庭及個人事情,即使你住在他隔壁也不會受邀請,平時只會約人去『飲嘢』。」因此當地人常對中國着重家庭觀念、朋友關係感到十分疑惑。另外,德國人生活嚴謹有規律,「這都是民族性格使然,work hard play hard。他們的時間管理比香港人好,計劃好了就會確切執行,讀書時間就要讀書,可說是完全不受外來因素騷擾。」「基本上學生的日間活動只有上課與溫習,晚飯後才是娛樂時間,如落club、參加house party,至於周末會去曬太陽、做運動等。」他們放假時最喜歡與三五知己,帶些水果、啤酒到公園曬太陽,「他們可以整個下午都『攤』在草地上曬太陽或是看書。最有趣的是他們曬一陣太陽,就會跳入河游水,那條是萊茵河,當然這是不准許的,經常被人罵,他們游一陣子便上岸曬太陽,這是即興的,根本沒有準備衣衫毛巾。我都有試過跳入河,玩濕了就待曬乾後才走,十分隨意。」他們熱愛曬太陽的程度令人佩服,「即使『孖堂』之間只有十分鐘的休息時間,他們都會說聲今天天氣很好啊,就走到樓下草地享受日光浴」。

國民重視平等觀念


德國民族性很強,即使在上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至今的經濟體系仍是歐洲各國數一數二的。實行資本主義的德國,其社會福利優厚得很,Henry認為德國比一些社會主義國家更能貫徹「公平」的理念,「整個德國民族是平等,無階級觀念,職業層面上不存歧視,社會是公平的」。德國稅收重,社會福利優越,收入愈多稅收愈重,最高佔總收入五成,「即使一個是掃垃圾的工人,一個是工程師,工程師都會尊重掃垃圾那人。從薪金角度來看,工人月入1.5萬港元,與大部分打工仔的收入差距不大,正如sales月入2萬港元,他們衣食無憂有屋住,加上社會福利好,不須儲錢,奉行享樂主義」,完全沒有香港打工仔收入相差幾倍的貧富懸殊情況。

17.7.2010︰法國里昂第三大學 慢活悠閒人生

梁紫欣(Dorothy)自中五時開始着迷於法國文化,原以為她是受法式浪漫情懷吸引,不過真正令她愛得不能自拔的是「sexy到極點」的法文音調,為一償到法國當交流生的心願,她在中文大學主攻語言學位課程,更在出發前修畢所有法文課程。

Dorothy在大學三年級時一償宿願,遠道至法國里昂第三大學(Universite Jean Moulin-lyon 3)作交流生。大學位處法國第二大城市里昂,算是郊外地區,有別於巴黎的熱鬧繁榮,「里昂三大是一間迷你學校,就像一座大型商場」。難道是私立大學?「法國的大學分為公立(Universités)和私立(Grandes Écoles)。考得好成績才能讀Grandes Écoles,以商業課程最為出色。讀Grandes Écoles已是一種身份象徵,畢業後一定找到工作,還要是很難找的好工呢。」Grandes Écoles是法國著名的精英類學校,由各地方的商會建立經營。里昂三大則是公立大學,以法律學系最為著名,為歐洲五所最好的法學院之一。

首要克服語言障礙

在法國留學,最重要的是克服語言障礙,即使已鑽研了數年法文的Dorothy,也要待第二學期才敢選以法文為教學語言的課程,「大學有分英文教學SELF和法文教學DEUF兩種課程,兩種課程都要修讀法文」。她第一學期選了SELF課程,第二學期則選DEUF。「即使在香港的大學讀完所有法文課程,法文仍是說不出口的,課堂教的是文法,speaking好少。」如果沒有法文底子便膽粗粗到法國留學,用「死得很慘」來形容也不為過,皆因當地老師對教學十分認真,講課時毋須筆記,也沒有powerpoint,拿起書本就侃侃而談,「他們好喜歡用dictation的形式來教書,老師講什麼,學生便要拿筆狂抄」。

Dorothy為了親身體驗法式生活與文化,選擇住在一個位於郊外半山上的host family。這個每月收費550歐羅包住宿及早晚餐的套餐,看似很划算。「在香港,每天最豐富的是晚餐,而里昂每天最重要的一餐是lunch!記得有次冬天很冷時,見有一鍋肉湯作晚餐,驚喜得『嘩』一聲叫出來,因為當地人很少在夜晚食肉,那時還在想主菜應該更豐富,誰知飲完湯後,Mummy就拿出芝士和麵包,意味這一餐完結了!我只好餓着肚子睡覺。」Dorothy強調晚餐份量真的食不飽,lunch要吃多些才能拉上補下。另外,當地崇尚的環保生活也讓Dorothy暗暗叫苦,「一星期才可開機洗衣服一次、誇張得水喉要一開即關、入夜不久就要轉用小枱橙……」省水省電的生活對資源不缺的香港人來說,確實需要時間適應。

眾人都說法國人生活節奏緩慢,那究竟有多慢?「到郵局寄信,隊伍只有兩人,我等了半小時。」可謂重質不重量的表現。「當地生活談不上多姿多采,他們最常做的活動是拜訪朋友家,大家坐着發呆,間中對望一下,聊聊天或看書、飲咖啡,就這樣子過一天。」在家怕悶的話,也可以野餐,「一大班人帶些食物,在市中心大公園草地鋪一張枱布,曬太陽飲飲食食便消磨一天,他們覺得這些節目已經很豐富」。法國人喜歡曬得一身健康的小麥色,認為「膚色黑=健康=靚」,「我們無時無刻都要美白,法國人覺得膚色白得像紙是不健康的,認為『曬黑的皮膚=經常去旅行=有錢』」。這兩條「黑膚色」公式已成當地普遍認同的觀念。

嘉年華式遊行文化

法國的社會福利優厚,政府資助高等教育的大部分學費,不論本地或海外學生都可申請房屋補助,另外,工時少人工高有薪假期更多,不過卻時有罷工活動,「有些人覺法國人懶,不想做才罷工,我就認為他們是想追求一種生活態度,他們勇於表達自己所追求的東西」。遊行罷工已成為當地本土文化。「里昂metro的職員經常罷工,全部lines都會停駛,幸好我經常坐那條線是無人駕駛,不受影響。」她笑說。「我曾參加他們的罷工活動,完全不同於香港那種好激動、要生要死的抗議行動。他們遊行就像參加嘉年華,邊行邊聊天,笑着舉抗議標語,間中高呼口號,他們用溫和的途徑表達訴求。」有次某校教師不滿工作量增加而罷工,歷時很久,令該校整個學年只上了幾天課,「留學生遇上學校罷工當然是淒涼啦,浪費時間、學費,沒法子的,當事人就得接受。」罷工很平常,遊行也很平常,恍如周末例行節目一樣。

法國人十分熟悉自己國家的文化及歷史,並為此感到非常驕傲。「我是理科出身,當他們提及有關中國歷史的問題時,我很多時都回答不了。」他們認為所有人應對自己國家的事十分熟悉,Dorothy的「一問三猶豫」令他們匪夷所思。當地人對中國的印象呈兩極發展,一部分認為中國人的形象是「Cheap」,這源於「Cheap Labor Cheap Quality」的世界工廠;至於另一部分則瘋狂迷戀中國文化,不過他們始終搞不清中國與香港的關係。里昂三大是歐洲第一間開設中文系的大學,除了中國文學、漢學或漢語之外,還有廣東話、台語課程。「我第二個學期有讀中文法文翻譯,修讀這科的法國同學十分嚮往中國文化。」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們竟會迷戀中國或台灣的明星。「最有趣的是,他們對台灣電視偶像劇十分熟悉,不過台劇配法文字幕的畫面真的十分奇怪!」

10.7.2010︰多倫多大學 多元文化交流

有很多人分不清機械工程與技術員的分別,機械工程系學生甄炳基(Felix)不得不為此叫屈,皆因這學科的專業性與醫生律師無異。機械工程在以現代工業為重的加拿大十分吃香,是當地學生爭崩頭也想入讀的熱門學系,Felix亦慕名遠道往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修讀機械工程。

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是加拿大最古老、規模最大、學科最多的大學之一,Felix正在此修讀機械工程(mechanical engineering)學位課程,他笑說︰「學校就話自己的校園區好大,有二萬六千方公里、樓房二百多幢,事實上學校總共有三個campus,位於多倫多市中心的是校本部,另外兩個校區分別在其他不同城市。」究竟校本部的校園有多大?「從多倫多的聖喬治校區正門走至校園的另一端只需十至十五分鐘。」每天都到此校區上課的Felix早就摸清了環境。

位處市中心的多大,交通十分方便,校園四周滿布地鐵站出口,在外租屋住的Felix每天均要經巴士轉地鐵,顛簸至少一小時才回到學校,「車程順利的話才是一小時,事實上地鐵經常delay,特別是冬天落雪時,另外,行車期間又會發生好多意外,好像很多人有心臟病似的,不時要叫停列車進行急救,這情況一個月至少發生一兩次,我上課遲到大都是這個原因」。他笑說對於這些「意外」感到十分無奈,決定下學年住學校宿舍。

熱門學科的迷思

「選讀機械工程的主要原因是這門專業在加拿大的發展前景不錯,畢業後不怕找不到工作,算是熱門學科,因為入學分數要求很高。」Felix說當地學生推崇機械工程學系的程度,正如香港學生對BBA有解不開的情意結,說穿了即是出路較好,前景明朗,加拿大第一產業是製造業,當中的汽車製造業佔了最大比重。香港與外國對機械工程專業資格的定義相距甚遠,本地很多時將工程師與技術員混為一談。「有關工程工種在香港的社會地位普遍較低,更會讓人錯覺為藍領階層;外國的機械工程是一門專業,機械工程師與醫生、律師等的地位看齊。」

停學實習吸取經驗

Felix讀至三年級時,決定暫停學業回港實習,「學生可選擇繼續讀第四年,不過為數不少的同學會停學一年去實習」。當問他為何不在當地實習時,他表示︰「學校都有不少job posting,學生可自行申請應徵,雖然學校名氣夠大,不過始終好多人爭,再加上北美洲經濟環境差,工作更難找。最好當然是在加拿大實習,撇除人工較高的因素,工作經驗絕對比在香港實習獲得的更專業更豐富。」現在他於某電廠從事有關機械工程的project management工作,「事實上工作內容與我讀專業的關係不大,不過在soft skill上都算學有所用」。Felix認為畢業後最理想是從事有關building services或是電廠、鐵路等機構的工作,「香港在機械工程方面的design完全無發展,但在加拿大就有機械方面的工種,如車廠、product design等都是有關工程學的」。

香港上世紀末的移民潮,加拿大是熱門的落腳點,現在當地大學生有很多是移民的第二代,這些便是Felix口中經常提及的當地人,地道稱呼為「唐人」,他們說得一口流利的英語及廣東話,「雖說加拿大是一個移民的國家,有多元文化交流,不像美國以白人和黑人為主,但在多倫多大學實在太多唐人學生,廣東話是經常聽到的語言,如果一心想來學好英文的話,這絕對是個障礙。」「在engineering這科來說,同學大部分是中國人、中東人、印度人,白人約佔一半,黑人則較少。」正所謂物以類聚,同種族的很自然便會聚集在一起,課室就像分地盤一樣,劃成不同的種族區域,「有次課堂上的小組活動就試過中東人自己用阿拉伯語討論,我們就索性用廣東話,最後作公開總結時才用英文,中間的過程是其他人很難參與。小組討論時可謂各式語言滿天飛」。機械工程系始終離不開學生男多女少的宿命,學院文化也深受影響,「考試結束後,院系的學生會會找一架車,讓學生瘋狂盡情地去破壞,發泄這年來的『怨氣』,那架車最終就會變成廢鐵」。

校園發聲抗爭之地


擁有過百年歷史的多大校園早已成為遊客參觀景點之一,開放式的設計讓校園與都市中心環境巧妙融合在一起,當中最特別的是橫跨校區的Queen's Park,大片綠油油草地配上前方的維多利亞式主樓建築,景色優美得成為電影熱門場景之選,更是大型活動的舉辦地點,「凡示威抗議活動都會在Queen's Park進行,早前6月尾多倫多舉行二十國集團峰會時,Queen's Park是指定的示威區,校方也怕學生滋事而關閉校區」。多倫多大學時有舉行學生活動,他們會為不平現象發聲抗爭,他們亦參加了峰會的抗議活動,最令人莞爾的是,當地警方全副武裝嚴陣以待,派重兵駐守Queen's Park,更突擊學生會大樓搜捕拘押行為過激的示威者。

學生留學總想兼職賺生活費,Felix表示除了在快餐店兼職外,其他的確不易找,「有心想在當地打工的學生最好就住學校宿舍,找工作方便得多。在學校圖書館和餐廳兼職,總比外出打工好。每個學院轄下都設有自己的餐廳及圖書館,不過他們只為自己學院學生提供兼職機會,而且請的人全是住在宿舍的學生」。

找工作除了講機遇之外,更要講語言優勢,英語流利不難,但要說得一口字正腔圓的英式或美式英語絕對不容易,「如果英語的tone不夠native,找工作時是一種劣勢」。翻開當地的中文報紙,口音矯正班的廣告出現頻率多得令人咋舌,而在強調多元文化的加拿大竟會出現這類廣告,不免有點諷刺,「因為『當地人』覺得英語口音正,就會有種『自己人』的感覺」。這情況在聘請員工時至為明顯,一些要「見人」的工作大都選口音「正宗」的,而他們對於「見人」的定義十分廣泛,不止是售貨員或侍應,從事機械工程的也要見客開會,也算是要「見人」的工。

1.7.2010︰陳義妹︰ 「新抱仔」生活好淒涼

陳義妹一生都是為別人而活,不過來到七十九歲這年,她終於為自己做了一件事,就是在《華人婦女與香港基督教︰口述歷史》一書中,訴說了她的大半生淒涼故事。

滿頭銀絲的陳婆婆笑容滿臉,說着一口廣東化的客家鄉下話,話語間總是笑聲不斷,當與她說起往事時便不自覺地輕歎說︰「現時回想舊時的淒涼景況都會哭,那時老公又不在身邊,真的好慘。」陳義妹活在一個男尊女卑的時代,十六歲的她被家人自大陸賣去香港荃灣楊屋村一戶人家做「新抱仔」,自此開始了數十年的艱苦辛酸童養媳生活。

丈夫出走逆來順受

童養媳幾乎與妹仔無分別,家裏上上下下都要服侍周到,耕田做家務照顧長幼等,從早忙到晚,「楊家除了有太婆,還有家婆,家婆不疼我,而且脾氣很壞,常說髒話罵我,很難聽的。有時她會罰我不准食飯,有時不准我睡覺,要我做完家務才可休息」。即使病了,工夫也要繼續做,更要戰戰兢兢看人臉色,「我病了,家婆當然不高興,無人做事嘛」。

原以為童養媳比妹仔的生活好些,至少有老公可以依靠,可惜事與願違。「丈夫對我不好!」丈夫沒有大脾氣,只是沉默,就算數十年後的今天,他仍然一貫的沉默,「二十歲時,丈夫不肯結婚,家人便逼他結,我生下大仔不久,他便說去廣州讀書,一走就八年,全無音訊,更不要提給家用」。陳婆婆說完忍不住補多一句︰「他說是讀書,誰知他去那裏做了什麼。」即使她習慣了逆來順受也壓不下心底的不滿。「我當時有想過走,不過圍村的阿嬸就勸我不要走,說生了仔不能走,只要捱到老公回來就好。」陳婆婆的意願始終不敵周遭鄰舍的壓力。八年後丈夫終於回來,陳婆婆根本未曾想過原諒與否的問題,「我對他回來無話開不開心,不過很快就生了第二個兒子」。事實上,童養媳做的事情比妹仔至少多一樣,那就是生仔。「結婚前後,家頭細務、要做的事都無變,反而還多了生仔一項。其餘三個兒子都是丈夫出走回來後才生的。」事實上,丈夫凡事置身事外的態度最令陳婆婆無奈,「老公脾氣不是差,他只是什麼事都不理你,我做又好不做又好,就算我被人鬧,他也是不理。他連兒子都不理,有錢無錢當然是不理」。即使現在陳婆婆的故事化成文字出書了,丈夫仍是愛理不理的態度。

由朝做到晚捱苦十年


在陳婆婆五十多歲時,政府收回耕地,她就到紗廠打工,「兩三點起身做完家務,六七點返工,下午三點放工後什麼都要做,丈夫要返工,仔年紀又小,太婆八十多歲也幫不了手,做到夜晚十二點才睡。男人在家中最大,什麼事都不做,仔都是一樣」。每天睡兩三小時的生活就這樣捱了十年,「辛苦就不算什麼,客家人好做得、好捱得的」,那時的歲月雖然辛苦,但總比待在家裏苦幹好,「出外打工識多了朋友,他們對我好好的,生活比之前過得開心,現在與工友還有聯絡,二十多年啦」。

當提及現在流行的不婚主義時,陳婆婆認真地說︰「當時是結婚好,將來年老時得一個人好淒涼的,不過生仔就無所謂啦,我有兩個兒子都不打算生小朋友,隨他們喜歡啦。」「現在總算有個『伴』,仔又孝順,我幾十歲凡事都看淡了,沒有想那麼多啦。現在幸福了,想去旅行就去。」陳婆婆笑得一臉滿足、苦盡甘來的模樣。

26.5.2011︰弘揚中國戲曲藝術

為了進一步推廣中國戲曲及讓市民了解其蘊含的優美中華文化,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將於於6月4日至7月21日舉行「中國戲曲節2010」,為觀眾一口氣送上大江南北各地的戲曲精粹。大會表示,藉着此活動弘揚中國傳統戲曲、促進文化交流和鼓勵創新,更期望透過一年一度展演活動,讓香港成為對外展示中國戲曲藝術的平台。

中國戲曲藝術是中華文化的瑰寶,這種以「唱、念、做、打」為表演核心的戲劇形式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先後衍生三百多個劇種,古今劇目數以萬計。戲曲劇種的發展因地域、方言、民風不同而各具特色,漸形成了今日百花齊放的藝壇景象,而中國的崑曲(2001)與粵劇(2009)先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國戲曲在國際上無疑日益受到重視。在電影、電視劇、流行曲、音樂劇及歌劇的影響下,中國戲曲已經歷了無數變革。

展現八個戲曲劇種

為期四十八天的中國戲曲節將會展現不同地域的八個劇種,包括京劇、崑劇、川劇、莆仙戲、正字戲、越劇、潮劇及粵劇,參演劇團共有十二個,包括北京京劇院、紹興小百花越劇團、成都市川劇院、廣東潮劇院二團、河北省京劇院、漢風粵劇研究院等。活動的重頭戲落在「程派」京劇之上,更以「程韻綿長─程派藝術展演」為一連串戲曲演出打響頭炮,而京劇大師程硯秋傳人遲小秋、郭偉、呂洋等,將會演出多齣膾炙人口的「程派」經典代表作。「程派」京劇的始創人是中國京劇四大名旦之一程硯秋,這一派的演唱藝術獨樹一幟,擅用「腦後音」,唱腔以奇、險、烈、淒見稱,並且充分突顯高低強弱的對比,創造出一種幽怨婉轉、若斷若續的唱腔風格。如果說梅派藝術像牡丹那樣富麗堂皇,那麽程派藝術就像秋菊那樣深沉婉約。

公演莆仙戲及正字劇

戲曲專家張敏慧表示︰「今年中國戲曲節演出的戲曲劇種很多,當中一定不能錯過兩個地方戲曲劇種,分別是莆仙戲和正字劇。現時在香港根本無人懂得演這兩種劇,甚至內地也很少人懂得演,而今次能在戲曲節中欣賞到莆仙戲和正字劇的演出是十分難得的。」莆仙戲是福建五大劇種之一,源於晉末、南北朝,其曲牌名、音韻、詞格與唐宋大曲詞調相同,如《目連救母》等,因此莆仙戲被稱為宋元南戲的「活化石」,2006年莆仙戲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今次戲曲節中,福建省鯉聲劇團選演的莆仙戲劇目包括老戲新編而儼然是鎮山之寶的《春草闖堂》以及各式折子戲,盡顯莆仙戲行當「八仙子弟」的功架絕活及聲腔戲味。

至於正字戲則由歷史悠久的廣東省陸豐市正字戲劇團演出,其中一齣由吳國亮、藍榮准、莊良蘆、黃壯營主演的《古城會》,曾在1992年獲得中國全國「天下第一團」優秀劇目展演的劇目獎及表演獎,觀眾千萬不能錯過。在2004年,正字戲被中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後正字戲更成為廣東省唯一代表,以優秀傳統劇目《姜維射郭淮》赴北京參加「文化遺產日」非物質文化遺產珍稀劇種展演,並榮獲首屆「中國文化遺產日獎」。

大會為加深觀眾認識各種戲曲劇種和演出流派特色,特地安排了多場講座、展覽和研討會,如鄧宛霞及耿天元將聯手舉行四場名為京崑聊天室「藝術.人生」的講座,講題分別有「『口傳心授』 與 師生關係」、「天人合一」和「『藝術.人生』之一及二」。

25.5.2010︰資優之路 不易行

有人說資優生得天獨厚,天生高智商,學習能力強,彷彿不費吹灰之力便能得到一般人幾經努力才得到的成果,事實上他們卻要面對不同程度的情緒問題,特別是在社交及學習方面,而他們也不斷從「撞板」中學習,漸漸領略到與人相處的技巧,也懂得利用天賦來建立良好的社交關係。

「資優」普遍給人一種表現突出、有成就的感覺,當被界定為「資優兒童」時,便很容易讓人有種小朋友是音樂神童、少年愛迪生的「天才」錯覺。美國全國天賦兒童協會前執行董事Joyce Juntune指出,家長往往對資優小朋友有不切實際的期望,未明白「資優」的真正意思,也忽略了他們在情緒上的特別需要。

「資優」是無言壓力

有資優兒童家長說︰「資優兒童性格思想獨特,較難結交朋友,容易孤獨寂寞。」據香港資優教育學院的資料表示,資優兒童通常在智力方面非常成熟,但他們社交和情緒上的需要,可能與同齡相若,有時甚至會低於同年紀的兒童。在現時香港教育制度下,一般的學校課程對資優學生來說大都是無趣的學習,聰明的他們為了融入這個環境或建立良好社交關係而隱藏自己的能力,正如美國Gifted Education Communicator研究文獻所指出,資優生往往因他們的能力而被取笑、換來綽號、被欺負甚至遭排斥,想融入的學生可能試圖掩飾自己的能力,這做法尤以女孩子為甚。

現就讀於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系一年級的廖美欣以資優生的過來人身份說︰「『資優』或多或少都有標籤效應,在香港來說我們屬於少數群體,在這個名字背後有很多壓力,厭力主要來自家庭、學校、導師及朋輩。」她表示最大的壓力源頭是來自自己身上,「好多資優生對自己都有好高要求,好想自己做得好些,做得多些」。老師與同學大都將資優生的身份等於很多東西,例如測驗考試一定拿高分、一定做project的負責人等,「朋友覺得資優生普遍喜歡關注人生意義、正義、對錯、道德等話題,既抽象又沉悶,盡量避免跟他一起。總之,在生活上遇到的每樣事情,也有機會與資優生扯上關係,為他們帶來很多壓力」。

從失敗中學習


廖美欣的中小學生活面對着社交考驗,不過她笑言在社交問題上「撞板」多了,自然會找到解決方法。資優生的思考層面較廣及深,要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殊不容易,加上他們對朋友的要求很高,往往引起了社交問題。同輩對廖美欣感興趣的話題難以明白,「就像一套日本卡通《鋼之煉金術師》,劇情經常圍繞『等價交換』,我就會想究竟親情可否用金錢去衡量等問題」。現在的她懂得與朋友講shopping的潮流事物,如想討論更深入的話題便會找教授或老師,或是找其他途徑,如網上討論區認識同道中人,她也明白在課堂上的不住追問,只會被其他同學認為出風頭,對社交造成困擾。

資優生掌握知識的能力很高,也容易做到一些他人覺得很困難的事情,但他們卻難以明白為何其他人辦不到。「我現在懂得調節一下,學懂接受不同人都有不同的專長。這個調節身心的過程十分重要,若做不到的話,會令身心很疲倦,也會不快樂。」廖美欣說她與朋友之間經歷不快樂時,便會反思當中究竟有何問題,再從中慢慢「領略」正確的處理方法。

廖美欣懂得將這些社交或朋輩的壓力轉化為正面想法,甚至成為推動自己學習的力量,「原來自己在某方面的出色表現是可以與朋輩分享,正如數學功課很難,你為他們解答,漸漸便能得到朋輩之間的認同與支持」。原來這些「得着」是從經驗中反思得來的,「以前我會認為努力讀書,自然能拿到好成績,卻不明白其他同學為何喜歡去玩去打波,現在我知道其他人會有不同的興趣,而我也會嘗試加入他們,了解他們為何有這些想法,也終於明白為何他們會這樣想。我學懂了試着融入他們的生活去體會,也明白我之前感到不開心的原因」。

必須學懂原諒

曾有資優生說他測驗題目全答對卻不合格,原因是測驗要用第一課教的方法來解答,而他用了第三課的方法來答,即使答案全對,方法錯了亦是零分。「這時候便要與小朋友說明問題的癥結所在,解釋考試是講求公平,所以要用第一課教的技巧,讓小朋友知道在這件事上的對錯,從中讓他學習原諒,特別是在某些他看不過眼、感到憤怒的事情之上。」小朋友要謹記在此事上學懂的東西,當再遇上同一情況時便懂得處理。

「資優生絕對不是超人,無論一個人有幾『叻』都好,總會有局限,完美主義者也要學懂面對失敗。」心理調節對資優生來說十分重要,在香港教育制度下,雖然分數標示了一切,不過低分數並不代表不好,最重要是懂得為自己打分數。「如後天考試,不過今天卻選擇上奧數課程,溫書時間少了,成績自然有差別。家長或老師就要幫資優生去定這把尺,面對為自己作選擇的『give and take』。」很多人說資優生是「IQ滿分,EQ零分」,有研究指資優生反而傾向於正規課堂表現得較為自大,甚至養成傲慢的態度,假如他們在班上處處發現自己是優秀,便會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但當他們有機會與智力相若的同儕一起時,就能更實際地衡量自己的才能。廖美欣說︰「資優生一定要踏入社會,參加多些活動,從中可有待人處事方面的得着,這些都大於理論知識的學習。」 

19.5.2010︰撿拾生活詩意

2010詩節是香港兆基創意書院一年一度的大型活動,今年以「詩之旅人」為主題,展開一系列與詩有關的活動,而重頭戲便是於明天(5月20日)在書院舉行的詩節晚會。

新詩並不是高深莫測的文學作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會不知不覺地遇上它。負責詩節活動的中文科老師梁璇筠說︰「廣義來說,『新詩』包括具文學性的歌詞,如林夕、陳珊妮的作品;在人們的博客中一些關於生活的短句,也可有詩的意境在其中,在這層面來說,新詩不過是追求一些更精煉而富有文學性的文字。在過分庸俗化、雜誌用字常見粗鄙的我城中,推廣新詩是一種美感教育。」此次活動的目的便是讓人們重新發現文字之美,也為了提升學生對文字的關注,重拾在現實生活中的點點詩意。早前學校已展開校內讀詩會、在校園張貼「每日一詩」等活動,也鼓勵創作及閱讀新詩的風氣。

「創意大道」放上畫作及裝置作品在詩節晚會上,將有一連串由學生及嘉賓安排的表演節目,他們以香港著名詩人及同學創作的新詩為文本,把文字融化為音樂、舞蹈、詩劇、畫、短片等創作,讓詩與影像交融,帶出另類的藝術火花。節目表當中有一項名為「舞動詩影」,可謂詩意十足,梁璇筠笑說︰「這就是情景舞蹈吧。我們今年的主題是『詩之旅人』,即是用旅行的眼光看世界,可能會重新撿拾到日常生活中的愉悅和詩意。中六同學劉素芬寫了《流浪》一詩,剛拿到今年校際音樂節編舞獎的陳康琪同學將會以此詩為靈感題材,以校園創意大道為情景跳現代舞。觀眾到來參觀時,一邊看畫,舞者就在其身邊穿梭。」校園將會鋪設「創意大道」,放上同學的畫作和裝置作品,讓參觀者感受與欣賞詩畫交融的藝術作品。「作品靈感均源自同學自己寫作的詩,這不同於為文字配插畫和傳統畫的形式,『對話』是希望摸索以圖像詮釋詩意的可能性,文學的多層次特質亦會帶給畫者更多視覺想像、色彩靈感。」其中一個裝置作品《牛奶瓶》會請來賓一起參與,來賓可把話語和詩句放於空的牛奶瓶內,一起參展,隱寓日常生活中我們可喝掉的詩意和記憶,也像牛奶一樣平常卻有益,能和大眾一起分享。

讓人重新發現文字的睿智靈光通過各種表演形式來與詩歌「對話」,可說十分有創意,「學生嘗試以他們較熟悉的媒體演繹他們非常不熟悉的新詩作品。詩節的目的就是希望在這個影像泛濫的年代,讓人靠近一點文字,重新發現文字給我們的睿智靈光」。劇場還會舉行多媒體表演,包括短片作品播放、詩劇表演等,著名詩人廖偉棠及呂永佳亦會作誦讀詩作的表演,而在表演節目結束後設有交流環節,與參加者分享演繹文學作品的心得。

自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南來文人已在香港發表新詩,一直以來文化界也不斷努力推廣文學和新詩。對於新詩的初入門者,梁璇筠就推介了由葉輝、關夢南編寫有關新詩的書,對象是中學生,顯淺易明。最近亦有位中學老師李卓然,以藍朗之名自資出版首本詩集《危城》,愛寫新詩和散文隨筆的他,喜歡透過文字抒發心情,更特地設部落格與大家分享他的作品。這本《危城》便是一本適合城市人閱讀的詩集,就看作者在藍天漸罕、蒼翠漸萎的二十一世紀,所窺探到的城市真貌,以及引發的對與錯之反思。

18.5.2011︰美麗妖魔化 自我形象之迷思

激瘦模特兒因厭食症死亡的消息尚未夠震撼,身邊女性朋友不時為嘴饞而懊惱,揚言「斷食」數天才能彌補貪食的「罪過」,有些更誇張說恨不得有厭食症,彷彿體型與美好的一切畫上了等號。這種對體型的追求更取代其他因素,成為構成自我形象的重要部分,臨床心理學家指出,自我形象差是導致飲食失調的其中一個高危因素。

根據香港飲食失調康復會資料顯示,很多人都想追求一個單一的「瘦削」身型標準,加上媒體推波助瀾,不斷暗示「身型等同於自我價值」、「瘦了就會得到自信、愛情、工作及朋友」等誤導訊息,使很多人對自己的體型不滿,以為擁有瘦削身型就等於美麗和成功,生活上的種種問題也可迎刃而解。二十多歲的Mary曾患上厭食症,體重最輕時只有六十多磅,瀕臨死亡邊緣,她不諱言自己亦曾被媒體打造的女性形象所迷惑,「以前認為瘦就能擁有一切,結果卻什麼也得不到,甚至幾乎死去」。這些經歷讓她明白身型不應與自我形象、自我價值等掛鈎,她強調身體的線條不能決定人生的一切。

超現實身型標準

媒體追捧瘦削體型形象所引致的災難性心理及生理健康問題,已惹起不少人關注,如曾登上《時尚》(Vogue)雜誌封面的加拿大超模Coco Rocha,她揚言絕對不減重,不介意設計師嫌她四十七公斤「太胖」而失去走秀機會;德國最暢銷女性雜誌Brigitte去年宣布不再刊登「零碼」模特兒照片;早前英國超級名模Kate Moss發表崇尚骨感身材的座右銘後,立即遭到各方媒體及組織的痛批,甚至她代言的服飾品牌也認為這番言論有損企業形象。縱使如此,這種扭曲了的身體形象早已深入民心,不少人為達到這要求而使自我形象低落,甚至患上飲食失調症。

早前基督女青年會發表調查報告指出,九十後女生對自己體格與外表的滿意度不合格,顯示女生自我形象低落。香港飲食失調康復會臨床心理學家余文蕙表示,組成自我形象的範圍很闊,包含了個人能力、外表、社交上受歡迎程度,也可以是他人對自己的看法,以及自己對自己的看法等,而身體形象是對自己看法的一部分。在「社教化」過程中,家人、朋輩與媒體均對自我形象建立的影響甚深,「自我形象會隨着經歷、朋友的態度或批評,以及個人對自己的看法而變,引致較差的自我形象或身體形象的原因有很多,自我形象差是導致飲食失調的其中一個高危因素」。

「從社會認知理論上來看,如何看待自己並不一定全靠自己想像,很多時是視乎他們如何看自己。如這人很漂亮,得到很多稱讚,受人歡迎,有不少人追求,他們就會跟着這個『好』的標準去做,很多時這標準未必是自己親身體驗過,只是看到他人的『好』結果才跟着做。」正如國際時尚圈崇尚只穿零號碼衣服的紙片模特兒,她們骨瘦如柴的形象「深入民心」,法國現在約有四萬名婦女患上厭食症,連前任總統舒拉克的長女也受到此症折磨了逾二十年。

認知被媒體扭曲

媒體追捧骨瘦如柴的女性形象已是老生常談,引起的不只是減肥傷身的問題,對尚未完全建立正面自我形象的青春期少女來說,影響的可能是她們整個人生。調查結果指少女根本沒有足夠能力去分析網絡資訊的對錯,這有機會扭曲了她們在體態與外表等方面的認知,對她們的成長與發育有着深遠的影響。余文蕙說︰「社會風行的瘦削身型已被內化,亦不斷強化這標準,即大眾十分認同媒體打造的身體形象,更將之變為自我價值標準。我們會因遭受周遭壓力而想瘦身,有研究證明,當你愈看纖體廣告便愈相信其內容,對體型不滿的指數也會愈高,部分人會將這標準與自己比較,他們會認為既然他人可以瘦,我也可以一樣,引發他們對體型的不滿,而去減肥。」在余文蕙接觸的飲食失調患者中大都有同一個想法:「她們認為瘦了,就會得到他人的認同欣賞,因此十分着重自己體型,再加上身邊的人也認同這體型指標,她們這想法就更加得到認同,促使她們去減肥,當這想法極端發展時,便會產生極端行為。」從事女性雜誌記者透露,媒體打造的女性形象是超乎現實的,模特兒的身型雖然夠瘦,不過很多時是瘦得胸臀也沒有,要靠電腦軟件為相片「加工」,才有「玲瓏浮凸」的效果。Mary說雖然明知廣告相是「執」過,不是真實的,即使當時的她擁有身高1.66米、體重100磅的標準身材,也期望自己與宣傳照上的體態看齊。

歪風傷害整個家庭


事實上,她們根本難以達到被媒體「神化」了的女性形象要求,當她們愈將自己與傳媒報道的女性比較,其自我形象愈低,愈嘗試改善自己去符合傳媒報道的女性形象,其自我形象愈負面,愈易產生自卑感。有時太管束自己去符合「目標」,便會引發龐大壓力與負面情緒,嚴重可演變至進食失調,患上厭食症、暴食症等。根據香港飲食失調康復會的資料顯示,很多進食失調患者均有着扭曲的自我形象和自我評價,認為身型及外表代表了一切。

對進食失調患者來說,失去進食興趣、暴食或扣喉等,固然為生理與心理帶來痛苦和傷害,不過同時受影響的卻不止患者一人,家人在照顧患者過程中亦承受極大壓力,當中有四成甚至出現精神及情緒問題。當父母發現子女患病時,在心痛之餘,亦感到自責或自怨自艾,他們出於着緊與關心希望子女盡快恢復正常飲食,卻觸發更多磨擦,Mary說當時最常上演的是「飲桌上的戰爭」,每餐都在為進食多少而爭吵,關係變得愈來愈差;有位母親說在女兒厭食症發病時,每天都過得提心吊膽,「假若半夜聽到拉水聲,我就會將耳朵放在門邊偷偷打量她是否又在扣喉;假若她的電話接不通,我又緊張地以為她是在街上暈倒,不省人事……我自己亦有工作,白天上班強顏歡笑地面對龐大的工作壓力,晚上又要面對一個『瘋子』,我的精神快要崩潰了」。母親為女兒的厭食症行為羞愧得無地自容,她感到極度無助和絕望,甚至已經準備好「遺書」以及想好「解脫」方法。幸好這位母親得到社工與專業人士的協助與支持,還有一班同病相憐的父母鼓勵與關心,才讓她克服一個又一個的挑戰。

「自己之前真的做錯了,只在意身型方面,得到一個好大的教訓。」Mary回想患厭食症時,最遺憾是對不起父母,因個人關係至整個家庭陷入一片愁雲慘霧之中,不斷的衝突差點斷送了親子之間的感情,即使最在乎的學業也不得不暫停,社交生活、健康等亦一併失去,這全是為了「瘦便能得到一切」的扭曲自我形象,十分不值。Mary已克服了這段自我價值扭曲之路,她現在不會再特別留意他人的身型,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體型,這是天生的,「我仍然會對自己的體型着緊,不過是在於健康方面,體型不可以過分瘦,也不會向兩極發展,要從中取得平衡」。

當被問及對自己身型的滿意度時,她一陣沉默後才釋然一笑,「其實體型還可以fit多少少,我覺得是缺乏運動的關係。不過我不會再跌回之前的世界,因為我有了新的自我價值觀」。每個人建立自信的立足點都不同,不須靠外表和身型來提升自信心、證明自己能力或爭取別人認同,「自我形象是從多方面來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視乎以何角度來看待自己」。

專家指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自我形象,亦沒有好壞之分,重要的是什麼形象才適合自己。這很大程度取決於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了解及對自我價值觀的認同,胡亂模仿其他人,可能只會令自己的形象更為模糊。若能以積極正面的態度,對自己的優缺點皆能肯定及接受,有足夠的自信心及自尊,便能發掘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形象。

17.5.2011︰阮玲玉電影回顧

阮玲玉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是紅極一時的中國默片影星,她卻在二十五歲演藝事業巔峰時自殺身亡,遺下一系列讓人回味不已的電影。為了紀念阮玲玉誕生一百周年,香港電影資料館與中國電影資料館及台北電影節合作,於6月5日至7月4日舉辦「神女生涯原是夢─阮玲玉電影展」專題節目,在電影資料館電影院選映九部有關阮玲玉的影片,以及舉行座談會。

由於早年電影使用易燃的硝基膠片拍攝,十分容易損毀,加上經歷戰亂時期,影片能保留至今實屬難得。這次電影展選映阮玲玉的影片是碩果僅存的拷貝,當中八部由她主演,包括與孫瑜合作的第三部影片《小玩意》、代表作《神女》和遺作《國風》、被認為演得最投入的《新女性》、《歸來》、奠定她形象地位的《桃花泣血記》、愛情喜劇《一剪梅》及反映編導鄭雲波對上海價值判斷的《再會吧,上海》。大會亦特別選映關錦鵬導演,由張曼玉演繹阮玲玉的參考電影《阮玲玉》的導演足本版本。大會為配合是次電影放映,邀請了本地資深電影文化研究者羅卡、資深影評人舒琪和台灣著名電影學者焦雄屏舉辦「阮玲玉的戲劇人生」座談會,探討阮玲玉的悲劇一生,對照她在銀幕上的角色形象。

羅卡表示︰「阮玲玉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最紅的默片女星之一,她不算十分漂亮,有著苦的表情與矇眼,不過她的氣質十分獨特,帶着憂怨。當她將被社會壓抑的身體與內在釋放出來的時候,就有種發光發亮的感覺。」阮玲玉的性格命運與她的電影關係甚深,她雖然多演薄命飛花,不過氣質並非弱不禁風,反充滿女性風情和風塵味。默片時代的明星,「演」的感覺仍很着迹,阮玲玉則較自然且憑直覺,尤其後期幾部電影,更貼近現代演員的本色演繹。她演的角色均與她的命運有點相似,使人輕易將其人與角色連繫在一起,她也似乎不只在演戲,而是把自己扔進電影裏活一遍,也許電影正是她逃遁的地方。

阮玲玉的電影作品共有二十多部,前期多主演通俗社會片,甚至神怪片,飾演低下階層的墮落女性;或是在舊社會受欺壓而不反抗的弱女子。後期受新興電影運動影響,她的表演風格有所轉變,轉捩點在《三個摩登女性》中飾演對舊社會覺悟的女工周淑貞。其後主演的作品如《香雪海》(飾演農村婦女、尼姑)、《小玩意》(飾演抗日的農村手工藝人)、《神女》(飾演妓女)、《再會吧,上海》(飾演女教師)等,演活了社會各階層不同的女性形象。在《神女》裏,她吐一口煙,蹺起腿,低頭把臉擱在手腕上,雙眼望向虛無,然後與她周圍的世界完全沒入漆黑中─看阮玲玉的戲,總有那麼一點顫慄,似窺見了她的內心。不過當她演藝生涯逐漸步入頂峰,卻在1935年仰藥自殺,終年二十五歲。

阮玲玉的電影是默片,羅卡說可從演員的表情、意境、氣氛等方面去欣賞這類電影,「默片不是等於沒有聲音,影片是有音樂伴奏的,不過沒有對白,間中畫面會顯示字幕。」這種簡樸的美要用眼睛仔細欣賞,不是麻木追劇情,或是追求感官刺激,看默片就像看小說一樣,為觀眾帶來無限的想像空間。

11.5.2011︰消費文化新趨勢

有人在大街上潑婦罵街,圍觀者急急拿起手機拍下見證,食飯時隔離枱閃光燈照個不停,爭相為食物留下倩影,那位女孩不小心擦傷膝頭,也要趁機拍下「慘況」公之於世……他們不是瘋了,只是順應「愛現」的潮流!年輕人喜歡在網上與人分享生活大小事,期待回應與意見帶來的滿足感,連帶一向受廣告、科研成果等影響的消費文化,也轉為多受朋輩意見所左右。

剛公布的《讀者文摘》信譽品牌調查結果顯示,本地消費者對產品的信心主要來自科研成果、朋友或消費者給予正面評價,以及專業機構給予肯定,如以年齡來劃分消費群,除了八十後重視朋友或消費者給予正面的評價之外,三十歲以上的消費者比較重視事實根據及科研成果,這包括了消費者委員會的產品測試報告。

科研成果影響消費

由消委會推出的《選擇》月刊,主要刊登產品試驗、服務調查及研究報告。「我知道有《選擇》月刊,內容有關產品測試報告,不過我未想過買,也不曾聽朋友提起或翻過這本雜誌。」Bonnie平時愛翻閱潮流八卦雜誌,不過較少注意其他種類的雜誌,亦認為自己不受月刊資訊所影響。她非常注重體重控制,跟她談起飲料含糖量驚人的消息時,忙不迭點頭附和表示對這研究結果十分驚訝,更說以後會少碰這些高糖飲品,這消息正是數月前消委會公布的產品測試結果之一。

消委會每月都會舉行一次有關產品測試結果的新聞發布會,消委會發言人蘇偉生表示︰「多得媒體對消委會產品測試的重視,電視、報紙等都會報道相關消息。」消委會在發表飲品研究報告後,呼籲消費者應參考飲品上營養資料標籤再作選購,某些飲料生產商即時表示會研究有否需要調查飲品的糖含量的問題,而家長也要留意小孩每天飲料的份量。

根據信譽品牌調查結果,八十後的消費行為深受朋輩或消費者評價所影響,佔18%,而科研成果對年輕人的消費影響甚微,只有5%。其他影響因素包括專業人士宣傳推廣、名人或明星宣傳推廣、專業機構給予肯定、高銷售額,以及媒體或記者給予正面評價。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馬傑偉教授表示:「年輕人以朋友的推介和討論為消費考慮因素,這因素對比其他年齡層的影響效果更大。近幾年興起的Facebook、 Twitter、Youtube等網站,改變了年輕人使用媒體,如看電視、讀報紙等習慣。」以往在一百人之中,平均有四五十人習慣每天看電視,「現在年輕人也會看電視節目,不過他們不是通過電視來收看,而是透過網站來收看。他們起床的第一件事可能就是開電腦。」隨着互聯網發展,年輕人改變了接收消費資訊的方式,令影響他們消費行為因素也跟着改變。

八十後重視朋輩意見

社群媒體在現今社會十分普及,已成為八十後即時的溝通渠道及輿論平台,他們熱捧的Facebook、Twitter影響力大得超乎想像,去年香港的Facebook用戶突破二百萬人,用家主要集中在十多歲至三十多歲的年輕人,馬傑偉表示︰「年輕人真的很喜歡『分享』,他們熱衷於社交網站Facebook等平台,接受朋友的不同資訊。」他們喜歡把自己的私生活和愛好在網站上公開,這與以往的博客不同,博客表達的是窄範圍的生活習慣,而Facebook簡直是一種生活態度的表達。這天就見G. yeung在網站上發出「有哪間美甲店介紹?」的訊息,朋友得知亦紛紛回應表達意見。用家為了與人分享,他們會主動尋求各種不同的經歷及體驗,也會十分留意朋友的狀況,加上手機與互聯網的連接性愈來愈緊密,用家利用手機時刻記錄所見所聞,以便即時與他人分享。

明星仍有號召力

媒體對產品或服務的評價於八十後而言是「看過就算」,調查報告指這對他們的消費影響只有4%,比科研成果的影響還要低。Ben表示雜誌報紙的產品介紹對他消費行為無影響,因其內容大都受廣告商影響而偏頗,欠缺可信性,他說︰「當準備買mp3時,我會在網上找資料,那次還從網上買了消委會的產品報告參考。」朋友聽罷他竟然要買產品測驗報告均覺得匪夷所思,無論網絡或媒體的相關資訊也多得泛濫,根本毋須花錢買「資訊」。Ben表示從網上查產品的資料很容易,不過就要自行比較產品,十分麻煩,雖然媒體不時也有「產品大比拚」的報道,但產品數量只有五六款,不夠全面,資料性也不足,最緊要是報道的可信性太低。

《選擇》月刊在04年推出網上版,當中有出售獨立的產品測試報告,蘇偉生表示︰「紙書的銷售穩定,網上版的用者也每年遞增,平均上升百分之十幾,而產品測試報告亦受歡迎,購買的大多集中在貴重物品方面的報告,如雪櫃、洗衣機、冷氣機等。」調查當中最出人意表的結果是,明星宣傳對於品牌信譽的影響力不及朋友或消費者給予正面的評價及科研成果。舉例說,劉德華雖被列為最為人認識的品牌代言人之一,但其對品牌信譽影響亦未能勝過其他因素。馬傑偉教授認為︰「近十年間,新媒體的出現與明星的負面新聞不斷,讓產品代言人的形象在公眾心目中不再是高不可攀,令其對公眾消費的影響力下降。」不過他強調名人及明星宣傳推廣產品的影響力,並不如報告顯示那般不重要,「明星對產品有一定的宣傳幫助,無論消費者如何否認,也不能抹殺對他們消費行為的影響。」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明星有助產品提高知名度,消費者能通過明星得知產品的「存在」,才能否認明星推介對他們消費行為有影響力。 

4.5.2010︰「早斷症、早介入、早支援」——為「老人癡呆症」病者及家屬紓壓

任何人都有機會出現智能退化,即使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獎者高錕也不幸患上老人癡呆症,老人癡呆者患者家屬李太直言多得高錕的訪港之行,令社會大眾正視老人癡呆症的問題。

據衞生署估計,香港二十年後老人癡呆症患者將由現時九十萬增至二百萬人,賽馬會耆智園總監郭志銳教授表示,現時仍在社區生活的老人癡呆症患者約有數萬人,而社區長者服務不足的問題將會隨着人口老化而更嚴重。

求助社工最快捷

年屆八十四歲的李如祥除了有高血壓毛病之外,身體尚算健康,不過他自四年前開始出現記性差、對喜歡事物失去興趣、生活習慣改變等情況。當李太終於察覺到李伯的不妥後,仍須等到李伯作例行的高血壓覆診時,才懂得向醫生求助,其後轉介至老人精神科確診為中期老人癡呆症。李太說如非早前在電視劇中看到有人演老人癡呆症患者,也不知道李伯的「反常」並不是正常衰老現象。

不少長者懷疑自己患有老人癡呆症時也不懂求助,郭志銳表示,香港現時並沒有專治老人癡呆症的門診,因此長者須先到普通門診求助,待醫生轉介至老人科、老人精神科或腦科,才能作進一步檢查和治療,不過政府醫院排期時間較久,需時數月至一年不等,而患者病情卻不能避免地持續惡化,等不及的長者只能求助於私家醫生。對長者來說,這種求助方式仍然過於複雜,郭志銳及賽馬會耆智園助理社會工作主任崔志文均表示,最簡單的解決方法便是求助社工。

長者服務不合需要


李太說︰「就算見了專科醫生,也只是拿了藥、定期覆診而已。」郭志銳也言明長者看醫生的主要目的是確診與食藥,藥物有助患者穩定情緒,減少記憶混亂的情況。當問及李伯有否得到其他支援服務時,李太表示未曾聽聞這方面的資訊,閒時只與李伯多逛公園和聊天,不過據醫生所示,這些活動對老人癡呆症患者的病情幫助不大,因為患者需要的是健腦活動,如打麻雀、耍太極等來刺激腦部運作,而且群體生活也有助患者減慢智能退化速度。為長者提供活動與服務的社區長者服務中心,看似適合老人癡呆症初期患者使用,事實上卻存有不少問題。崔志文表示,長者之間也如小學生一樣有男女之分,存有小圈子與杯葛行為,如伯伯不喜與婆婆們「埋堆」,即使他們到了服務中心也很有可能是呆坐一旁,對病情的紓緩毫無幫助,而且長者歧視老人癡呆者患者的情況亦時有發生,加上有時老人家忘記到活動中心也無人跟進留意。可說對病情的紓緩幫助不大,崔志文建議中心人員可以主動一點,多提示長者到中心活動,也可以舉行多些針對患者的活動。

照顧者壓力沉重

至於長者日間護理中心便是為病情較嚴重的患者提供服務,不少長者也等不及長達九個月的輪候時候,最後因智能退化嚴重而入住老人院。郭志銳指香港現有逾二十間政府資助的長者日間護理中心,但當中沒有專為老人癡呆患者而設的護理中心,加上日間護理中心的設施與服務大都針對傷殘、中風等長者而設,空間小之餘,護理人員大都未曾接受有關老人癡呆症患者的照顧技巧訓練,如遇上有情緒及行為問題的患者很多時都會束手無策。另一方面,中心服務是以護理為主,未能切合老人癡呆症要以進行活動來加強認知能力的需要。「現時不少公營安老院,都牽涉照顧老年癡呆症患者的質素問題,安老院的活動空間少,或者沒有一些小組活動供長者參與,只是將他們困在一張櫈上,這只有看管作用,而他們的活動功能卻會快速退化。」雖然政府沒有專門為老年癡呆症患者而設的日間護理中心,但全港亦有四間提供這類服務的私人機構,現在接受服務的約有三百多人,不過患者需支付每日百多至兩百多元的費用,這並非大眾能夠負擔。郭志銳認為,政府可資助或提供土地予一些團體如耆智園,以興建日間護理中心,加強前線醫護人員的培訓,提升他們照顧老年癡呆患者的能力。

老人癡呆症患者由病發初期至晚期過程約為十年,郭志銳一直強調對此病要做到「早斷症、早介入、早支援」,除了能將對患者的影響減至最低之外,家人也有多些時間作心理準備、了解老人癡呆症,以及接受照顧技巧培訓,如果待患者病情嚴重時才處理,照顧者艱辛程度可說以倍數上升,他們最終更可能因沉重壓力而需要接受輔導。高錕太太黃美芸曾表示,她深深體會照顧老人癡呆症患者是壓力十分大的工作,必須無時無刻看顧患者,她呼籲社會各界給予患者多一點支援。

李太說︰「我已經八十歲,照顧自己無問題,但要照顧多一名老人家便感十分吃力,加上他脾氣變得暴躁、疑心又重,有時與他講道理也講不通。」她認為得癌症好過患老人癡呆症,至少癌症有痊癒的希望,而老人癡呆症根本無藥可醫,病情只會不斷惡化,前景令人灰心,也謂照顧患者的壓力不足為外人道,患者恍如炸彈一樣,隨時都有可能爆炸。例如,李伯有時半夜起床說要出門上班,家人怕他起床跌倒,也怕他出門走失,神經每分每秒也繃得緊緊。李太說,即使有工人幫忙照顧,也會安排李伯到私營的長者服務中心參加活動,但照顧者仍不時感到無助、悲傷或憤怒,因為應付患者的行為問題和心理症狀,比起面對病人喪失記憶力或自我照顧能力的壓力更大。李太希望政府能為患者及其家人提供多些服務和支援,她眼看身邊朋友也受這個病的折磨和影響,但他們卻只能垂着淚與人訴苦。家人要做好照顧者的角色着實不易,除了要對此病有充分認識外,更要懂得善用社區資源,以紓緩照顧壓力。

22.4.2011︰藝術治療心靈

發生近兩年的「五.一二」汶川大地震,共奪去六萬多條性命,正當傷痛漸漸減淡之際,4 月中卻傳來青海大地震的消息,災民痛失家園至親的悲痛觸動人心,引起社會各界極大迴響,紛紛捐錢捐物資送往災區,而香港演藝界也於昨晚舉行籌款大滙演,以助災民重建家園。災區能夠重建,家園能夠恢復,但心靈卻更需要恢復,從事社群藝術二十多年的全人藝動主席梁以瑚認真地道︰ 「救災與重建所說的語言均與藝術一樣,是關乎生命與生活的。」梁以瑚深信藝術治療能重建受創者的心靈,所以全人藝動不時到災區進行藝術活動,如受海嘯重創的斯里蘭卡、遭受風災的緬甸等地,在2008至2009年亦先後四次組織義工到四川青川縣,與學生、志願者等進行治療性藝術活動,而最近發生的青海地震也引起她到災區服務的衝動,「不過目前並不是行動的好時機,待救人工作告一段落後,希望有機會到當地為居民舉辦藝術工作坊。」

創作宣泄情感

梁以瑚認為藝術的創作過程是情感宣泄的好途徑,「當事人通過社群藝術活動,就能真正觸及人存活的價值,有種我要活下去的決心,這個理念與藝術治療有很大的關係。」治療性藝術活動包括視覺藝術、音樂、舞蹈、戲劇等內容,梁以瑚強調︰「我們不是專業的藝術治療師,只是一群會做治療性藝術工作的人,懂得利用各種不同媒介、形式的藝術來『服侍』孩子,希望藝術能為他們帶來快樂。」藝術治療是物資金錢、心理專家以外的最好選擇,因為這方法最便宜,只要有一支筆,或是用身體、聲音,便可以發揮自己的力量,告訴自己「我正在活着」。

地震對災民的心態、人生觀、價值觀等造成極大的衝擊,產生很多負面影響。梁以瑚說︰「在大群體中,很多人會感到失落,因為無人理會的關係,也不知自己是否存在。」在一人一故事劇場的活動中,大家可以隨意說出自己的「遭遇」,簡單如因某事發生而不開心,工作人員就會利用話劇演出他的小故事,「當大家看着這個表演時,他就會感到自己是重要的,他的故事是有人知道的,間接肯定了他的存在感,也可讓他以第三者角度理解自己。」在創作過程中,他們也會疑惑為何自己寫的歌詞或內容會與其他人相近,甚至一樣,當發覺其他人都會有相同的想法與哀傷,他們便知道有人與他們同行,知道有人願意接觸他們的內心,真真正正做到「與喜樂的人同樂,與哀哭的人同哭」。「這就是社群藝術一直以來努力建立的想法與意念—我是個體,有生命,存活的,通過藝術得知自己不是孤獨一個,也有人與我經歷一樣的事情,以及有相近的感覺。」

自我發現成長

在災難發生前,父母大都望子成龍,不過在地震之後,父母覺得孩子能活下來已十分幸運,因此對他們的學習不太在意。有孩子說早已厭倦所謂的「大道理」,煩得大叫心理輔導師走開,「聽厭了叫我們堅強、聽倦了一直叫我們讀書來報答幫助我們的人,聽煩了叫我們面向未來。」因為無論孩子們怎樣努力看課本,總是看不下去,也睡不着覺。在一個講故事的工作坊中,孩子們要說出他們最快樂的時刻和願望,快樂時刻大都圍繞在地震前無憂的生活片段,而願望竟不約而同是「回家食媽媽煮的飯」,「我們不會再追問,因為答案呼之欲出,有很多孩子直到此刻才察覺自己有這種渴望。」在快樂與願望之間很容易牽引出不快的回憶,從中讓孩子自行發現、明白自己的哀傷與難過,這才能獲得向前的力量。孩子不需要他人的規勸和指導,他們靠自己所得所想來讓自己成長。大家都懂得更珍惜生命,但這並不僅是要安全無礙地活着,還要有所作為。

藝術工作坊深得孩子歡心,即使他們住在山區,每天來回學校要走近四小時的山路,也堅持參加工作坊的活動,義工曾雪儀回憶道︰「在旅程的最後幾天青川下大雨,怕學生在山路遇上危險,學校都關了,但孩子竟然也堅持回學校參加工作坊,他們真的很喜歡工作坊的活動。」

不只是過客

年多以來,到青川探訪的慈善團體與人員不計其數,送來的禮物也不少。有義工表示,住在不時斷水斷電斷通訊的山區孩子,竟然收到捐贈的電子琴,「當地根本無人懂得彈琴,他們知道義工姐姐能教他們彈琴時,均表現得十分興奮。」 當地災民雖然感謝他們的幫助,但這些人員的過客身份始終不變,根本談不上感情的建立。梁以瑚首次到青川時,探訪了一名小女孩,在年半後再找回她時,小女孩一見梁以瑚便哭了,她說根本不敢相信會有人記得她,而且是回來再探她,梁以瑚說︰「年半不見這小女孩,她膚色變得白淨,也長胖了,她應該得到不錯的照顧,我終於能放心了。」這些災民受創的心靈,不只是依靠物資、重建,或是消極地讓時間沖淡,相信災民也需要「同行者」。

20.4.2010︰救自己救地球 保護環境刻不容緩

親眼看見冰山因氣候暖化而剝落融解,也聽聞企鵝因氣候改變而有生命危險,這才讓沈文匯真正感到地球遭破壞的切膚之痛,「保護環境,並不是為了救地球,而是為了救自己,救我們人類的下一代」,這是他經歷南極探索之旅後的最深體會。

五位來自世界各地的中電集團八十後工程師,在3月初到南極展開三星期的「極酷行動」,而沈文匯則擔任是次行動的隊長。旅程共分為兩部分,一是環繞南極的自然生態歷險,另一部分是為當地唯一的非政府教育中心E-Base修復可再生能源裝備,以及為基地加裝風力發電機和太陽能板,以便進行氣候研究。

中電特地為極酷行動架設了網站,讓大家分享他們旅程的感受體會。照片上的沈文匯滿臉鬚根,加上穿戴整齊的「全副武裝」,包括厚重大衣、冷帽、護目鏡、手套等,一副探險家的樣子,而這天見到的沈文匯卻是西裝筆挺,一臉認真嚴肅,很難將二人聯想在一起,不過當與他談起南極之旅時,他活潑健談的模樣與照片中他給人的感覺如出一轍,他笑說︰「自旅程結束回到香港,已有兩個多星期,但彷彿從另一個世界回來一樣,現在才剛剛適應都市的生活。」這旅程除了改變沈文匯的外表之外,也令他有更多嶄新的體會與感受,他正慢慢消化着。

震撼大自然體會

從旅程的錄像與照片中,見到他們坐破冰船感受大海的巨浪、乘着橡皮艇與鯨魚有距離不足一米的接觸,體會可愛企鵝的「聊天」和小團體活動,還有在惡劣的大自然環境下修復風力發電機與安裝太陽能板,也與駐守當地的俄羅斯、智利、中國科學家交流做朋友……沈文匯說︰「一直以為南極是科學家才會去的地方,亦從未想過自己有機會踏足這片土地。此行所見識的遠超我的期望,每天都接觸到新鮮有趣的事物,除了人之外、還有野生動物和大自然,以至各種意料之外的挑戰,令我眼界大開。最重要的是完成拯救極地基地的重要任務,這種滿足感是筆墨也難以形容的。」當中最讓他印象深刻的,便是親身感受氣候變化為大自然帶來的破壞。

沈文匯因工作關係而經常到訪中國不同的「野外地方」,如雲南、內蒙古等,欣賞過很多大自然風景,不過這遠遠不及南極景色給他的震撼。沈文匯說他們曾登上南極的一個山頭,眺望過去全是海、冰川、冰山,沒有任何建築物與一絲人工化的痕迹,全是一片空曠而荒蕪,他說︰「這輩子我從未試過如此寧靜,眼前全是白茫茫,靜得只聽見自己的心跳,一丁點聲音也沒有,令我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以及震懾於大自然的強勁力量。」每當南極刮起風時,能輕易將人吹倒,嚴寒的天氣讓人不得不依靠厚重大衣來保命,只要大自然有丁點變化,人類也要設法「見招拆招」來確保生存,他認真地表示︰「雖然人類渺小得微不足道,但我們浪費資源、製造垃圾等行為卻足以影響與破壞地球,讓眼前的壯麗景致消失。」歷險旅程除了登山之外,也有乘船遊覽南極海上風景,其中見得最多的莫過於冰山與冰川,沈文匯說︰「從冰川分裂融下來的名為冰山,海面見到的冰山只有它的十分之一,而冰山不是白色,而是藍色,不……它是閃藍色的,十分漂亮。」冰山有着變化萬千的顏色與形狀,沈文匯便看見形狀如龍一樣的冰山,恍如一件雕塑藝術品,另外冰的顏色也教人着迷,那深淺不一藍白兩色,當中還有些是少見的淡綠色,即使是照片也不足以展現出它們的美。

慨嘆美景之真相


不過最讓沈文匯震撼的是看見2002年轟動世界的南極拉森冰架大崩裂的主角,這剝離的冰山面積大得誇張,共有四十個香港島之和,其平坦的表面足以建一座城市,當沈文匯在頓見壯觀景色的震撼過後,隨之而來的卻是沉重與感嘆,「可惜冰山的美麗景色,大都因氣候暖化而造成,確實諷刺。」沈文匯回想以往不時從新聞報道得知冰川融化,以及科學家預計每年水位將會上升多少等消息,對身在都市的他來說彷彿是遙不可及的事,因為他根本難以真正感受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但自他在南極露營一夜後便驚醒環保的迫切性,「那晚躲在睡袋中欣賞星星,耳邊不斷傳來『噗……噗……噗……』的巨響,原來這是冰川融化剝落的聲音。」巨響整夜也未曾停竭,雖知冰川融化是正常現象,不過氣候變化使冰川的融化不斷加快,如果人類繼續肆無忌憚地浪費資源,相信終有一天他們現時紮營的地方也難逃一劫,而這裏的野生動物,包括企鵝、海豹等也會隨着氣候變化而滅亡,後果不堪設想。

現時大部分人類也好像未曾意識到自己每天所做的事,簡單如浪費紙張、食水等,也會對氣候變化產生影響,南極當地曾有人對沈文匯說,「南極是地球的雪櫃,如果這雪櫃融了,地球就跟着沒有了。」發人深省的一個比喻讓沈文匯對地球保護有了新的見解,「當冰山不斷融化,陸地愈來愈少,人類亦難逃滅亡的命運,不過地球無論如何都會繼續存在。人類之所以要救地球保護環境,其實是為了救人類自己,環境污染並不是對自己沒有影響的。」沈文匯笑說現在的他決定每事「行多一步」,在節省資源方面再花多些工夫,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稍微改變一些習慣便能挽救地球,如垃圾分類、不打印用電腦來看文件等。在即將來臨的暑假,沈文匯會肩負另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將這次南極探索之旅的所得所感與學生們分享,現在他正忙於計劃一連串宣揚保護地球環境的活動。

19.4.2010︰第二十九屆金像獎 《十月圍城》成大贏家

第二十九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過程猶如一套精彩電影的情節,緊張而激盪。先是破紀錄獲十六項提名的《十月圍城》在上半場連奪六獎,然後羅啟銳以《歲月神偷》急起直追,取得最佳編劇、最佳原創歌曲,任達華憑《歲月神偷》再下一城奪得今屆最佳男主角。最後惠英紅演出一幕首屆影后再奪最佳女主角獎項的傳奇,壓軸由陳可辛代表《十月圍城》接過本屆最佳電影殊榮。

今屆最佳男主角獎競爭激烈,賽前以王學圻與任達華得獎的呼聲最高,最終由任達華憑《歲月神偷》勇奪最佳男主角。演技出色的他屢次錯失金像獎,迄今為止只獲兩座金紫荊獎,今屆他以《天水圍的夜與霧》和《歲月神偷》兩片角逐最佳男主角,雖然片種完全不同卻有超水準表現,曾令人擔心票源會因此分薄。

任達華在台上表示一個菠蘿包可以引發血案,亦可催生感人的故事,他感謝羅啟銳塑造出一個好角色,願將此片與所有不如意的朋友分享。

惠英紅再度封后


《歲月神偷》炮製出地道香港情懷,引起大眾共鳴,吳君如的母親一角十分討好,而《心魔》的惠英紅表現亦令人眼前一亮,兩人無論在人氣或是票數上都勢均力敵。惠英紅較早前也表示吳君如是她最強勁的對手,不過惠英紅憑着近三十年的豐富演戲經驗,奪得今屆影后頭銜。惠英紅從電影主角演到電視的二三線角色,而《心魔》一角讓她再次吐氣揚眉。

今次是惠英紅第四度入圍金像獎,除了在二十八年前憑《長輩》奪得首屆金像影后,其餘三次也落空,昨晚她終再一嘗捧獎滋味,以《心魔》擊敗吳君如、趙微、張靜初等強勁對手,勇奪影后頭銜。

惠英紅在《心魔》中素顏上陣,一改以往的打女形象,飾演一位願為兒子犧牲一切的母親,其自然與生活化的表現收放自如,極為出色,她早前已憑這角色獲台灣金馬獎「最佳女配角」及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的最佳女演員,其演技贏得各界的肯定。湯禎兆表示,《心魔》女主角惠英紅比其他對手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惠英紅表示等待了二十八年,終於再嘗得獎滋味。自奪取首屆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曾風光了十多年,料不到後來墮進谷底,更曾想過輕生,幸得好友從旁支持。這次再度得獎,令她更肯定自己是屬於電影。

賽前預測最佳電影是《十月圍城》與《竊聽風雲》之爭,雖然兩者的票房不及《赤壁:決戰天下》,但卻得到觀眾的好評,議論性亦較高。最終由《十月圍城》獲得最佳電影,監製陳可辛表示這是他首次以監製而非身兼導演之職得獎,也可向大家重申他的監製身份。

歲月偷不走的夢

今屆大會頒發終身成就獎予劉家良師父,以表揚他在武術指導及導演方面為香港武打電影所創造出的輝煌成績,使功夫片成為本地電影傳承中的珍貴遺產。劉師父現身說法,講述香港電影武師半百年來的發展,惜礙於時間關係,說不到一半就此打住。

入行多年的謝霆鋒雖參與不少大片,但自1999年憑電影《新古惑仔之少年激鬥篇》奪得金像獎「最佳新演員」後,便一直未有入圍金像獎,今年終獲提名並勇奪最佳男配角。葉璇憑《意外》奪最佳女配角獎項,喜極而泣。 最佳編劇得主羅啟銳難忘家人陪伴他度過童年,他表示感謝監製張婉婷於他失意落泊時的鼓勵,並感激任達華及吳君如與他一起完成《歲月神偷》這個夢。大會今年獲珠寶商贊助,設立最佳衣着男女獎項,分別由謝霆鋒和何韻詩獲得。

13.4.2010︰與智障人士同行 齊手打造花藝事業

麥太Lydia從小熱愛插花,多年來興趣依然不變,不過在現實中能將興趣變成事業的機會少之又少。在2009年,Lydia終於有機會開展花藝事業,不過這並不是自己的生意,而是精心為智障人士打造的花藝事業。

在假日的上午, Lydia來到匡智會位於大埔廣福邨的智障人士庇護工場。工場內擠滿了人,除了Lydia、義工與導師忙得團團轉之外,還有一班忙得不亦樂乎的智障學員,他們正為後天的婚禮花藝擺設而趕工。

忙碌的Lydia指揮若定,面對學員的各式問題,她也不急不緩地解答及作出指示,她不只是義工,她是匡智會花藝設計課程的名譽顧問,更是此機構的傳訊及經費籌務委員會委員。

興趣讓人受惠

在 金融管理局工作的Lydia,她的興趣是插花,除了正式拜師學藝之外,更跑到英國進修插花課程,她說︰「有次我將一盤花藝作品放在餐桌上,想不到兒子在食 飯時,竟然問可不可以將花拿走,因為阻礙他挾菜。」雖然Lydia設計出很多作品,但始終只是個人的享受,她總想將這嗜好變成能夠幫助別人的一門手藝。她 想不到其後與匡智會的結緣,能讓這個想法得以實現。

Lydia與匡智會在三年多前已結緣,那時她經常與朋友光顧中環一間由智障人士機構開設 的餐廳,正巧遇上煤氣公司舉辦慈善義賣活動,而匡智會也準備製作花籃作義賣,Lydia二話不說便成了義務花藝導師,教導智障人士插花。Lydia說︰ 「我見小朋友插花時好開心,這與他們平時刻板的工作不同,而且他們在插花方面很有創意,用色也很豐富,這令我有了他們能否以花藝賺錢的想法。」庇護工場的 工作大都是重複而刻板的,如包裝、貼招紙等,不過花藝設計卻是講求色彩與花朵運用的一門藝術,與以往一成不變的工作截然不同,對學員來說充滿新鮮感,也讓 他們的職業訓練更為多元化。
大膽實行長信心
在2009年,一位朋友的婚禮終於讓Lydia為智障人士創花藝事 業的大膽想法付諸實行。由於上班私人時間不多的關係,Lydia只能先設計好擺設款式,再將製作技巧教予工場的導師,讓學員學習和製作,待她假日時便能檢 查成品,她表示義工做的是計劃性工作,大如幫他們接生意、與客人接觸討論等,小如設計花的配搭顏色、包裝等,幾乎包下所有對外工作,可說是集推廣與市場工 作於一身。義工與學員的努力沒有白費,Lydia興奮地表示︰「對於學員製作的產品,客人簡直愛到不得了。」首次的工作能得到客人的一致好評,大為增強學 員的自信心。

智障人士雖然有先天的缺陷,但通過訓練也能讓他們發揮所長,匡智廣福慧妍雅集工場經理薛玉女說︰「智障人士只是學習理解能力較 低,但他們對工作十分認真,而且很有耐性,遇上不懂的地方會努力學習,一次又一次去嘗試,直到成功為止,這種堅持是常人也未必能做到。」中度智障的 Helen也是花藝組的一員,見她拿起花仔細地拼湊再紮成一束,動作有點慢但十分仔細認真。據經理所說,她初學時怎樣也弄不好這些花朵,不過她一邊喃喃說 「我可以的」,一邊努力重複練習。當所有人都認為她辦不到時,她仍是不放棄,經過半天的努力,她終於成功了。花藝導師瑩姑娘對此也深表同感:「不要看少智 障人士的創意,他們總有出乎意料的驚喜表現。」有一次瑩姑娘拿了絲帶給他們綁蝴蝶結,怕他們嫌沉悶便多派些碎花,讓他們自由創作,想不到他們竟然製作出精 美的襟花,根本不用導師再加工,襟花已經可以拿出去賣了。有時遇着趕工時,學員更要加班工作,這令學員感到十分自豪,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在家中不再是依附的 角色,大為加強他們的自信心與肯定了自身的價值。

「我們想建立一個品牌,希望客人買的是有質素的產品,而不是為了做善事而光顧。」匡智會傳 訊及經費籌募經理何健玲認真地說。Lydia也有感而發:「如果我們要與其他花墟比較,在低質素、平價的市場內是無法與人競爭,而我們能夠競爭的只有品味 與風格,如古典等,我們的『三層花蛋糕』鮮花造型擺設,便是坊間少見的設計。」匡智會的花藝產品比市面便宜近五成,不過產品質素絕不因此打折扣。 Lydia表示義工是不收錢的,產品之所以便宜是因為少算了人工費。現在社會企業間的競爭很大,每間機構也希望盡最大的努力幫助學員,要從中脫穎而出並不 容易。「我們希望能殺出一條出路,一定要出奇制勝,因此選擇了HIGH END市場,所以我們除對產品很有要求,對產品質素更是十分嚴格。」基於匡智會的宣傳經費有限,加上花藝這門生意多靠口碑,所以產品質素便是成敗的關鍵。

謀生能力最重要

隨 着教育的發展,智障人士受歧視的情況已減少,不過Lydia表示這個社會的僱主對員工的要求實在太高,他們未必願意聘請智障人士,「我覺得智障人士未必要 跟其他小朋友一樣講求學業,最緊要是智障人士能夠獨立謀生,而社會上是有些工作適合他們做的,而我們這些有能力的人,就要為他們尋找適合的工種,在尋找之 餘也要發掘,就如餐廳、花藝等工作,智障人士也可以做得很好。」當談及未來計劃時,Lydia表示她不會有很大的「想頭」,「最緊要訓練智障人士能夠靠自 己完成產品,我們會為他們打造一個獨有的產品風格,當然這是在他們可以獨力完成的大前提下,另外,也會為他們訂立花藝產品的標準,如這個產品的花有幾多朵 等,那以後他們可以跟着指引做,期望他們能夠自己接生意,一路發展下去。」幫助智障人士是好事,不過最重要的是教會他們生存,讓他們有謀生能力,這才是幫 助他們的長遠之道。

8.4.2010︰融西畫於水墨 曾善慶煉筆頌生命

抽象的生命力,只能意會不能言傳。中國水墨畫家曾善慶為此着迷了數十年,這份迷戀也彰顯在他的水墨作品中。他喜歡以馬、牛,以及勞動人民為題材,為的是展現出他們或牠們的強韌生命力,他笑說︰「線條簡練,用色對比鮮明,不執着於零碎處,強調整體飽滿感。」他用四句話便已概括了自己畫作的特色。

曾善慶以「生命的謳歌」為近作展命名,顧名思義即是對生命的讚頌。曾善慶對生命的感受甚深,他說︰「有了寶貴生命才能有所貢獻,之後才可以談活動談生產。」曾善慶將人生經歷與種種感受,轉化為畫作上所呈現的強烈生命力與創造力。

勞動人民刺激靈感

生於北京的曾善慶,今年已七十七歲,拿着拐杖的他精神奕奕,談起往事絕不含糊,當講及藝術創作與自己的畫作時,那滔滔不絕的興奮語調,以及臉上散發的光彩,旁人也能感受他對藝術的狂熱。曾善慶喜歡遠離繁囂的大自然生活,皆因寧靜才有創作靈感,他足迹由東至西遍及中國,曾到青藏高原、海南島等地生活,而當地的少數民族與漁民均是激發他靈感的靈丹妙藥。曬得一身古銅肌膚的漁民,長年累月的體力勞動令他們肌肉發達,手臂上奮起肌理的線條美,正代表無限的力量與生命力;高原的少數民族無論面對多惡劣艱苦的環境也能生存下來,展現出強韌的生命力,這些勞動人民的艱苦奮鬥便是曾善慶的靈感所在。

曾善慶除了喜歡畫勞動人民之外,馬和牛也是他畫作中的常客,曾善慶說︰「我畫的都是牠們活動的樣子,無論是掙扎反抗的、揚蹄狂奔的,種種形態無非是為了展現出牠們的生命力。」曾善慶表示喜歡畫馬的另一個原因是恩師徐悲鴻的關係,以水墨畫馬而馳名中外的當代大師徐悲鴻,他筆下的馬淋漓瀟灑,為曾善慶所讚嘆與崇拜。

曾善慶畫作筆觸簡練,構圖不複雜,令人一目瞭然,他笑說︰「作品要讓人一看便明白畫了什麼,無須再費心思猜測,當再進一步細看品味時,便能專心全意地領略畫者所表達的意境與思想。」而他喜歡多用墨黑來描畫動物,藉着墨色的厚重感來表現力量的深度。

師承徐悲鴻 不墨守成規

曾善慶自小便展現過人的藝術天分,當他在初中仍未受過國畫正規訓練時,他的畫作竟能獲獎,受到老師鼓勵的他也立志朝藝術方面發展,其後他如願考上「北平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國畫系,師承當代水墨大師徐悲鴻。曾善慶在首兩年的素描學習有很大得着,讓他學會迅速掌握目標神髓的技巧,同時他亦開始廣泛接觸西方藝術,他說︰「西方畫作用色強烈豐富,與國畫最大分別在於作畫手法,特別是人像描繪方面。」國畫以簡練線條來展現人物的外形,不太執着於細微處,與西方畫作的細緻寫實手法截然不同,不同文化風格的衝擊讓他再進一步鑽研西方人體繪畫的技巧。

在徐悲鴻的指導下,曾善慶的藝術創作深受他的影響,特別是在技巧方面,徐悲鴻主張中國畫「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絕者繼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繪畫之可採者融之。」因此在曾善慶的作品中,可見有將西方油畫與國畫融合的特點,他說︰「中國傳統思想的大前提下,創作不墨守成規,不斷探求,不追求時尚。」另外,曾善慶更積極貫徹老師奉行的「全身性貢獻藝術學,把中國藝術推向新的頂點」之終身使命,致力打破國畫發展停滯數百年,不能開拓進展的困境。

曾善慶經歷過動盪的文化大革命時期,被定為黑畫家的他失去創作畫畫的權利,他在江西農村勞改時,堅持每天偷偷提早起牀,用手掌般大小的畫簿作風景素描,可惜最終被人發現,將他調往更刻苦的工作崗位,他回憶說︰「雖然那段日子十分辛苦,不過也是鍛煉體力,人經過艱苦後,對生命力的體會更深。」他的畫風也因此改變,作品呈現的精神意義更深入更有味道。

融和西方藝術衝擊

在1980年代初,曾善慶曾到奧地利維也納待過一陣子,當時他首次接觸了極具表現主義代表性的畫家Egon Schiele(1890-1918年)的作品,那誇張的面部表情與手腳動作的風格,以及詭譎的線條均十分具表現力,強烈表現出人的精神,這為曾善慶帶來新領悟,他說︰「我十分欣賞這種表現主義手法,亦讓我領悟到創作時無須局限於物體的外形。」如在描繪牛頭的《頭》中,那雙眼睛與鼻孔便帶點誇張演繹,以突顯牛的專注、一觸即發的凌厲神髓。

曾善慶與太太在1985年移民美國紐約,在這個被稱為現代美術運動首府的地方,齊集了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可說是一個多元文化的交滙點,而曾善慶的藝術創作也有了重大的轉變,如人物造型更趨向現代感,講求畫面整體飽滿少空白,追求「滿」的感覺,以展現更強的張力,另外在用色方面更為強烈,他解釋道︰「以前作品用色是跟自然一樣的,不過之後用色就更鮮明誇張,對比更強烈,不過仍是忠於原本色調,不會脫軌。」當問及曾善慶的創作原則時,他這樣說︰「保留根,不變形,更張力,更簡練,醒目。」「根」是指中國傳統的水墨畫精髓,主題造型不能過分扭曲走樣,線條構圖要更簡練,讓人一看便能抓住主題重點,之後才慢慢深入領會箇中涵義。雖然曾善慶在外國生活了十多年,但他仍鍾情於水墨畫的創作,他說︰「即使處於西方國家,我仍堅持創作國畫,理由很簡單,只因水墨畫是中國獨有的畫風,可以融和西方油畫的特色,而且西方人也難以掌握國畫的精髓,所以國畫是獨一無二的。」曾善慶近作展由現時至4月12日在萬玉堂舉行,開放時間為星期一至六,早上十時半至下午七時。

30.3.2010︰自閉青年 夢想成為鋼琴家

大禮堂迴盪着行雲流水般的鋼琴聲,這首熟悉的樂曲是貝多芬的《月光曲》,光聽確實難以相信這是出自一名重度自閉症患者—孫壽寧之手,他獲邀擔任「自閉症醫學康復及教育研討會」的表演嘉賓。

自2007年起,聯合國將每年4月2日定為「世界自閉症日」,而這次由教院特殊學習需要與融合教育中心、自閉症兒童基金協會、自閉症復康網絡及香港自閉症 聯盟合辦的「自閉症醫學康復及教育研討會」,便是「香港關顧自閉周」的活動之一,目的是加強社會人士對自閉症的認識與關注。在會上,香港兒童發展專科醫生 高楊揚表示,自閉症患者人數急劇上升,正如疫症一樣席捲全球,但本港市民對自閉症認識不足,更有不少誤解。

定居深圳的孫壽寧是重度自閉症患者,二十六歲的他以五年的時間考取了業餘鋼琴十級證書,並多次在全國性的鋼琴比賽中獲獎。這天坐於嘉賓席上的孫壽寧,父母 分別坐於他兩側,席上的他不時前後搖動身體,不過,當孫母輕拍他手臂時,他便會乖乖坐好。當宣布他上台領紀念品時,表現得十分雀躍的他蹦蹦跳地踏上台階, 在座者也感染了他的輕鬆而泛起微笑,台下的父母默默地注視這一幕,他們正為兒子的成就而驕傲。

自閉症不等於低智商

當大家為孫壽寧的精彩鋼琴演奏而鼓掌時,可知背後全是父母二十多年來付出努力的成果?大眾普遍對自閉症有誤解,正如高楊揚醫生所強調,自閉症不等於低智 商,患者只是在社交、溝通及行為方面有不同程度的發展障礙。家人稱孫壽寧為「貝貝」,因為他是家族唯一的男孫,是家族的寶貝,所以便用了寶貝的「貝」來作 小名,小時候的貝貝精靈可愛,一歲多時已懂得背唐詩,識背二十六個英文字母,甚得長輩疼愛,不過父母在他三歲時便發覺他有點不妥,孫母回憶道︰「在幼稚園 時,他不跟小朋友玩耍,也不與人聊天,即使說話也很含糊,常常獨自坐在一旁,甚至對其他人的問話也沒有反應,而且智商倒退得很厲害。」父母為此帶他拜訪了 無數的中西醫,可惜每人的說法也不同,甚至當貝貝精神有問題來醫治。直到貝貝五歲時,有學者首次在中國發表有關自閉症的論文,當中提及的自閉症徵狀,貝貝 竟然九成符合了,謎底終於揭開,原先父母還抱有希望能將兒子的病治好,當得知自閉症是無藥可治時,對他們來說是重大的打擊。

病情能改善不可根治

現時醫學尚未找出根治自閉症的方法,但根據研究結果及真實個案顯示,只要患者得到適當的協助,包括醫學治療、社交訓練、行為改變及興趣培養等方面,便能幫 助他們發揮潛能,可見特殊教育對患者有着關鍵的改善作用,也有助他們融入社會。高楊揚表示,自閉症患者中能力較高的兒童,其發展會有不平均的現象,如刻板 式記憶特別強,或是聽覺、嗅覺特別敏感。美國曾有一個自閉症女孩很怕到海邊,因她對海浪聲特別敏銳,每一下海浪的拍打就等同雷聲一樣。而貝貝也有觸覺敏感 的一面,孫母說在他小時候,用手在他身上寫字,無論寫在任何部位,他都知道所寫何字,不過因這項特殊技能沒有加以訓練,所以也隨着成長而消失了。

貝貝具有初中教育程度,他懂得寫字,也會算術,更會架設網站,對彈鋼琴與繪畫十分有興趣,這全是父母花盡心思的成果。為了讓兒子受教育,父母叩了無數學校 的門,但因貝貝在課堂上隨意大聲喧嘩,影響課堂秩序而遭拒絕,即使學校答應讓他上學,可惜不到一天時間便給退學,最後父母決定請家教為貝貝上課,爸爸負責 語文部分,媽媽則負責教數學,兩夫婦分工合作,「貝貝不是學不懂,只是學得慢,其他人可能一次就學懂,但他可能要學一百次、一千次才明白。」父母明白教導 自閉症兒童要有耐性,循序漸進,想學懂寫字就要從執筆教起,由畫直線,到一筆一畫地完成一個字。如今貝貝在家也會幫手收拾東西,看見食剩的果皮、用過的紙 巾等,都會扔進垃圾桶;小時候貝貝對靠近的小孩會有攻擊性行為,現在也不會了,孫母說︰「我們可能無法讓孩子變成正常人,但是我們可以讓他不對社會造成危 害!。」

朝鋼琴家之路努力

在貝貝架設的網站上,斗大的字寫着:「我要做一個鋼琴家!」貝貝的音樂天分是在二十歲時才被發現,孫母說在他小時候,為了發掘他的興趣與才能,特地帶他試 玩了不同的球類,也帶他到琴行聽人彈琴,可是他全都沒有興趣,直到他二十歲時,爸爸弄了一台電子琴回家,叮叮作響的琴聲引起貝貝的注意,他竟說︰「爸爸不 彈,貝貝彈。」說罷竟彈出一段簡單旋律,父母為此驚喜不已,自此貝貝便踏上了音樂之路。鋼琴老師說貝貝的音感很好,用了五年時間便考到業餘鋼琴十級證書, 除了天分之外,貝貝也付出不少努力,每天練琴五小時,坐不定的他很多時會用各種藉口反抗,耐性十足的媽媽都會順着他意,不過定會堅持五小時的練琴時間,不 會讓貝貝輕易逃避。自從貝貝學了彈鋼琴後,自閉症開始有了改善,以前他總不能靜下來,也常會做一些怪動作,但現在這些情況大為減少。當問及這種訓練的堅持 會否對患者太殘忍時,孫母也是一臉無奈,她說︰「如果不堅持訓練,便沒有今天的他,對他的未來更殘忍。」孫母很遺憾二十多年前自閉症尚未普遍為人認識,除 了飽受歧視之外,也沒有治療或協助自閉症患者的機會,令他們孤立無援。現在香港政府及私人機構均有提供自閉症治療的服務,主要利用傳統的「應用行為分析 (ABA)」、感覺統合治療等方式,另外,自2006年起,中文大學、明愛及教育局合辦「社交思考訓練計劃」,以增進自閉症中學生的社交溝通能力。

孫母以 過來人身份說︰「沒有人比身為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治療自閉症有很多方法,而父母便最清楚哪個方法最適合孩子,及對孩子最有效果,而且父母對自己孩子的 愛心與耐性,是其他人所不及的。」自1997年起,孫母便辭去工作全職照顧貝貝,以及學習各種的治療方式再親自訓練兒子,凡有關自閉症的活動他們也積極參 與,讓貝貝多接觸人群與社會,「將自閉症患者關在家中,不讓他接觸社會,他們的病情只會愈來愈嚴重。」所以出外逛街便成了獎勵貝貝的禮物之一。2009 年,貝貝獲選為深圳太陽花計劃大使,肩負宣揚關顧自閉症訊息重任,目的是讓社會大眾對自閉症有更多的認識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