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30日 星期六

13.12.2010︰動作音樂劇導演羅啟仁︰ 揚名海外才回歸中國

國產音樂劇要打入歐美市場,繼而登上百老匯劇目名單,究竟有多難?

動作音樂劇導演羅啟仁說︰ 「很難,十分難,如果將中國演開那種古典舞照瓣煮碗的搬上外國舞台,絕對行不通,大部分外國人對於不是自己熟悉的東西,看不明白就不想懂,更加不想看。」

敗筆在節奏緩慢

難雖難,他帶領的劇團卻憑着一系列以中國特色為賣點的音樂劇打入外國市場,最近他就以搖滾動作音樂劇《美猴王》奪下加拿大演劇界至高榮譽多娜最佳舞蹈編排獎(2010 年),這絕對是立於國際舞台的一種肯定。「中國的舞劇很有特色,記得十多年前第一次到北京看他們表演時,我被表演感動了,不過感動我的是演員扎實的功架,那種毫不『惜』身的演出。」長年處於國外,一直浸淫於西方藝術的他,未曾感受中國文化的精深偉大,直至退休後北京之行的剎那間刺激,竟令他興起自組劇團、宣揚中國文化的念頭! 「我是美籍華人,很清楚西方觀眾要的是什麼東西。我搞的劇目一開始就打算在國外演出,我想將中國文化帶到海外,讓更多人有認識。」碰錢投資後,他不是閒時巡視、說些不痛不癢鼓勵說話的老闆,而是身體力行,包辦了劇團製作人、編劇與導演三職的文化界新鮮人! 「舞台演出最重要是tempo!照抄荷里活式的百老匯音樂劇是無可能成功。」「我抽出傳統中國故事的精點,如牛郎織女、兵馬俑等,演的劇情較簡單,再加入大量的動作表演,如武術、雜技、歌舞、中西樂並用等。

總之動作要精采,變化要多,要將tempo 變得輕快。」不少人認為他打造的動作音樂劇「故事簡單,裝飾華美,以純娛樂來體現中國元素」,他對此評價不以為然, 「百老匯音樂劇本來就是內容簡單,以視覺效果取勝。」「記得初時在北京演出後,收到好多批評,說這種表演是『雜碎』。」他自豪地說︰ 「批評歸批評,後來他們也將這種形式表演搬上舞台。

有爭論就是好事。」此後一齣齣作品相繼推出,如《大唐貴妃》、《兵馬俑》等在歐美演出場次以百場計。

致勝於視覺刺激

「我的劇目是介乎娛樂與文化藝術之間,演出要娛樂性十足才有吸引力,這要靠包裝。有包裝才能吸引國際觀眾,動作是世界語言,即使他們聽不明演員在唱什麼,光憑動作也能知道故事發展!」打着迎合國際觀眾為大前提的製作,要找到合適的創作人員也不容易, 「上一輩的文化人士很有實力,但他們那一套太根深柢固,改不來,縱使有扎實功架也無用,反而新一代的創意十足,我的製作班底很多都是八十後。」「很多人都以為外國人一定喜歡中國元素,事實上是完全兩回事,亦有人以為中國傳統表演太死板吸引不到國際觀眾,認為加入完全看不明白的『現代』演繹手法才夠吸引,其實全部都錯。」他初時找來的創作人員,就誤以為他想要的是這種超現實的風格。

「正如《美猴王》中的人物全部都是虛構,可以加入魔幻元素,但不是什麼也加入魔幻才叫好,今次我就加入搖滾,這與人物、動作配合得很好,新鮮得來又精采。又如《大唐貴妃》可以有更多想像空間,不過唐朝始終是唐朝,服飾還得有根據。」中國元素為本,西方劇目形式為用,外加動作多多變化十足,可能這就是動作音樂劇成功進佔西方市場之方程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