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30日 星期六

18.5.2011︰美麗妖魔化 自我形象之迷思

激瘦模特兒因厭食症死亡的消息尚未夠震撼,身邊女性朋友不時為嘴饞而懊惱,揚言「斷食」數天才能彌補貪食的「罪過」,有些更誇張說恨不得有厭食症,彷彿體型與美好的一切畫上了等號。這種對體型的追求更取代其他因素,成為構成自我形象的重要部分,臨床心理學家指出,自我形象差是導致飲食失調的其中一個高危因素。

根據香港飲食失調康復會資料顯示,很多人都想追求一個單一的「瘦削」身型標準,加上媒體推波助瀾,不斷暗示「身型等同於自我價值」、「瘦了就會得到自信、愛情、工作及朋友」等誤導訊息,使很多人對自己的體型不滿,以為擁有瘦削身型就等於美麗和成功,生活上的種種問題也可迎刃而解。二十多歲的Mary曾患上厭食症,體重最輕時只有六十多磅,瀕臨死亡邊緣,她不諱言自己亦曾被媒體打造的女性形象所迷惑,「以前認為瘦就能擁有一切,結果卻什麼也得不到,甚至幾乎死去」。這些經歷讓她明白身型不應與自我形象、自我價值等掛鈎,她強調身體的線條不能決定人生的一切。

超現實身型標準

媒體追捧瘦削體型形象所引致的災難性心理及生理健康問題,已惹起不少人關注,如曾登上《時尚》(Vogue)雜誌封面的加拿大超模Coco Rocha,她揚言絕對不減重,不介意設計師嫌她四十七公斤「太胖」而失去走秀機會;德國最暢銷女性雜誌Brigitte去年宣布不再刊登「零碼」模特兒照片;早前英國超級名模Kate Moss發表崇尚骨感身材的座右銘後,立即遭到各方媒體及組織的痛批,甚至她代言的服飾品牌也認為這番言論有損企業形象。縱使如此,這種扭曲了的身體形象早已深入民心,不少人為達到這要求而使自我形象低落,甚至患上飲食失調症。

早前基督女青年會發表調查報告指出,九十後女生對自己體格與外表的滿意度不合格,顯示女生自我形象低落。香港飲食失調康復會臨床心理學家余文蕙表示,組成自我形象的範圍很闊,包含了個人能力、外表、社交上受歡迎程度,也可以是他人對自己的看法,以及自己對自己的看法等,而身體形象是對自己看法的一部分。在「社教化」過程中,家人、朋輩與媒體均對自我形象建立的影響甚深,「自我形象會隨着經歷、朋友的態度或批評,以及個人對自己的看法而變,引致較差的自我形象或身體形象的原因有很多,自我形象差是導致飲食失調的其中一個高危因素」。

「從社會認知理論上來看,如何看待自己並不一定全靠自己想像,很多時是視乎他們如何看自己。如這人很漂亮,得到很多稱讚,受人歡迎,有不少人追求,他們就會跟着這個『好』的標準去做,很多時這標準未必是自己親身體驗過,只是看到他人的『好』結果才跟着做。」正如國際時尚圈崇尚只穿零號碼衣服的紙片模特兒,她們骨瘦如柴的形象「深入民心」,法國現在約有四萬名婦女患上厭食症,連前任總統舒拉克的長女也受到此症折磨了逾二十年。

認知被媒體扭曲

媒體追捧骨瘦如柴的女性形象已是老生常談,引起的不只是減肥傷身的問題,對尚未完全建立正面自我形象的青春期少女來說,影響的可能是她們整個人生。調查結果指少女根本沒有足夠能力去分析網絡資訊的對錯,這有機會扭曲了她們在體態與外表等方面的認知,對她們的成長與發育有着深遠的影響。余文蕙說︰「社會風行的瘦削身型已被內化,亦不斷強化這標準,即大眾十分認同媒體打造的身體形象,更將之變為自我價值標準。我們會因遭受周遭壓力而想瘦身,有研究證明,當你愈看纖體廣告便愈相信其內容,對體型不滿的指數也會愈高,部分人會將這標準與自己比較,他們會認為既然他人可以瘦,我也可以一樣,引發他們對體型的不滿,而去減肥。」在余文蕙接觸的飲食失調患者中大都有同一個想法:「她們認為瘦了,就會得到他人的認同欣賞,因此十分着重自己體型,再加上身邊的人也認同這體型指標,她們這想法就更加得到認同,促使她們去減肥,當這想法極端發展時,便會產生極端行為。」從事女性雜誌記者透露,媒體打造的女性形象是超乎現實的,模特兒的身型雖然夠瘦,不過很多時是瘦得胸臀也沒有,要靠電腦軟件為相片「加工」,才有「玲瓏浮凸」的效果。Mary說雖然明知廣告相是「執」過,不是真實的,即使當時的她擁有身高1.66米、體重100磅的標準身材,也期望自己與宣傳照上的體態看齊。

歪風傷害整個家庭


事實上,她們根本難以達到被媒體「神化」了的女性形象要求,當她們愈將自己與傳媒報道的女性比較,其自我形象愈低,愈嘗試改善自己去符合傳媒報道的女性形象,其自我形象愈負面,愈易產生自卑感。有時太管束自己去符合「目標」,便會引發龐大壓力與負面情緒,嚴重可演變至進食失調,患上厭食症、暴食症等。根據香港飲食失調康復會的資料顯示,很多進食失調患者均有着扭曲的自我形象和自我評價,認為身型及外表代表了一切。

對進食失調患者來說,失去進食興趣、暴食或扣喉等,固然為生理與心理帶來痛苦和傷害,不過同時受影響的卻不止患者一人,家人在照顧患者過程中亦承受極大壓力,當中有四成甚至出現精神及情緒問題。當父母發現子女患病時,在心痛之餘,亦感到自責或自怨自艾,他們出於着緊與關心希望子女盡快恢復正常飲食,卻觸發更多磨擦,Mary說當時最常上演的是「飲桌上的戰爭」,每餐都在為進食多少而爭吵,關係變得愈來愈差;有位母親說在女兒厭食症發病時,每天都過得提心吊膽,「假若半夜聽到拉水聲,我就會將耳朵放在門邊偷偷打量她是否又在扣喉;假若她的電話接不通,我又緊張地以為她是在街上暈倒,不省人事……我自己亦有工作,白天上班強顏歡笑地面對龐大的工作壓力,晚上又要面對一個『瘋子』,我的精神快要崩潰了」。母親為女兒的厭食症行為羞愧得無地自容,她感到極度無助和絕望,甚至已經準備好「遺書」以及想好「解脫」方法。幸好這位母親得到社工與專業人士的協助與支持,還有一班同病相憐的父母鼓勵與關心,才讓她克服一個又一個的挑戰。

「自己之前真的做錯了,只在意身型方面,得到一個好大的教訓。」Mary回想患厭食症時,最遺憾是對不起父母,因個人關係至整個家庭陷入一片愁雲慘霧之中,不斷的衝突差點斷送了親子之間的感情,即使最在乎的學業也不得不暫停,社交生活、健康等亦一併失去,這全是為了「瘦便能得到一切」的扭曲自我形象,十分不值。Mary已克服了這段自我價值扭曲之路,她現在不會再特別留意他人的身型,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體型,這是天生的,「我仍然會對自己的體型着緊,不過是在於健康方面,體型不可以過分瘦,也不會向兩極發展,要從中取得平衡」。

當被問及對自己身型的滿意度時,她一陣沉默後才釋然一笑,「其實體型還可以fit多少少,我覺得是缺乏運動的關係。不過我不會再跌回之前的世界,因為我有了新的自我價值觀」。每個人建立自信的立足點都不同,不須靠外表和身型來提升自信心、證明自己能力或爭取別人認同,「自我形象是從多方面來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視乎以何角度來看待自己」。

專家指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自我形象,亦沒有好壞之分,重要的是什麼形象才適合自己。這很大程度取決於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了解及對自我價值觀的認同,胡亂模仿其他人,可能只會令自己的形象更為模糊。若能以積極正面的態度,對自己的優缺點皆能肯定及接受,有足夠的自信心及自尊,便能發掘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形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