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30日 星期六

23.12.2010︰藏日治時期聖誕飾品 曾偉文︰人當草,我當寶

收藏家應該不是一種職業吧,正想請教眼前的曾偉文,不過收藏家的「家」字還未說出口,他已搶着說︰ 「我只是收藏者,擔當不起『收藏家』個名。

」那他最近搞的懷舊聖誕珍品展又是什麼一回事? 「我收藏這些舊東西是剛好有儲開,沒有刻意去找,而收藏品背後的故事也不是全部都知道……因為我懶,沒有繼續追查下去。」

歷史可溯上世紀初

依曾偉文所說,住在村屋的他,只是在家中佔滿整層樓的無數收藏品中,從一個又一個的大塑膠箱中翻出有關聖誕的東西而已,接着就舉行展覽,自那一刻起,他暫時從設計師搖身一變成收藏者。

記者現場所見,展品放滿一個又一個玻璃櫃,有白瓷人手彩繪燈泡、日軍侵華時期用的日本聖誕飾物等,少說也有上百件,展品最遙遠的歷史差不多可追溯至上世紀初!原來部分展品是由家族流傳下來,其餘的都是曾偉文無意間收集得來,「真的多得身邊那些喜歡收藏的朋友,他們平日得閒就會捐窿捐罅去尋寶,知我鍾意這些東西,見有好嘢就會通知一聲。」「我那些朋友才是真正的收藏家!他們很專業,除了收藏物件之外,也一定要翻出背後的故事,徹徹底底搞清楚來龍去脈才會罷休!

很厲害!」他輕鬆地笑說,對於自己的「懶」一點也不以為然。

正如那串日戰時期的聖誕燈泡裝飾,都是拜朋友通知,曾偉文才從深水埗一間殘舊得就快拆掉的電器舖找到, 「如果我不坐言起行,這串燈泡一早去了堆田區啦。」真的應了他所說那句「很多收藏品都是他人棄之如草芥時才收回來的。」記者見展品全都標有詳細caption,根本不像他「懶」得尋根究柢的行事作風, 「故事當然是從看店老伯口中得知。三四十年代,白瓷聖誕燈泡好流行,市面上的聖誕老人多以大頭公仔造型出現。

」接着日軍侵華,香港在平安夜淪陷, 「日本人來到香港都要過聖誕節,那時就從日本運來一大批裝飾物,之後就輾轉流傳到現在。」

嘆本土文化漸褪色


一講起聖誕飾物歷史,他就滔滔不絕︰ 「最早期是傳統的球形雪球,在二次大戰後就加入了地區名勝,如自由神像等造型的鐘鈴形及半圓形雪球。

後期就出現了前衞的方體形及樽形雪球興起,當中還有可一分為二的組裝雪球。」在五六十年代,有好多用乒乓球膠製的聖誕裝飾品, 「不過要保存這些膠製的飾品好難,又不可以被太陽曬,又不可以擠壓,真的很容易變黃變脆壓爛。」基本上,曾偉文收藏的東西是沒有什麼原則, 「我一定要先被外表吸引了,才會有興趣。」從事設計的曾偉文毫不諱言地道。不過吸引的定義因人而異,還記得記者初到展場,欣賞着精緻的水晶球展品時,他一邊解說,一邊透露出自身的愛好,「這些來自德國的產品,手工精緻得多,不過我始終喜歡中國自己造的。」回想上世紀初,中國輕工業發展尚在起步階段,無論物料或手工等,根本不能與外國的比較,不過他就是喜歡那種紅得暗啞,一點也不鮮艷的聖誕老人模樣!

「朋友一向都說收藏品要值錢,除了看物品本身價值之外,還要視乎有無集齊整個系列,或是掌握物品背後的故事。缺了,價值就會大打折扣。」話雖如此,不過記者看來,曾偉文根本不在乎收藏品值錢與否,更表示割愛給朋友也無妨。

讓他慨嘆的只是商品化幾乎侵蝕了本土文化, 「我做設計的,自然明白現時公仔或logo 的製作只有一個大方向,就是無論印在什麼地方都適用的logo,杯杯碟碟、衫褲鞋襪等。」現時市面上的聖誕飾品也不例外,全都印上變化不大的公仔圖案,至於本土文化?

誰會想起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